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读懂青春期孩子的心 > 默认卷(ZC) §女孩动刀割腕为哪般

默认卷(ZC) §女孩动刀割腕为哪般

一把小刀,一个小女孩,一滴滴鲜血……是不是有点不协调?是不是有点恐怖?这是怎样的场景?女孩这是怎么啦?

心理症状:女儿用小刀割手腕

我女儿今年13岁,刚刚上初一。孩子在小学时非常的优秀,活泼,好交朋友,爱好钢琴、游泳、画画,学习也好,还是大队长、市级优秀学生干部,很受老师的喜欢,同学关系也不错。

上中学后,非常不喜欢现在的中学。一开始老师有点严厉,她有点不习惯,对老师的严厉非常不满。入学不久自己不想竞选班干部,我们同意了她的选择,可是她自己却有点闷闷不乐。后又因第一次考试成绩只在班里处于中游而烦恼。

国庆放假,我们带她去北京玩了四天,很高兴。回来的路上,情绪开始恶化,说不想上学,想逃离这个家,变成小鸟回来看我们。回来后就不愿上学了,而且用小刀划自己的手指,我们没有理睬她。后来发展到用小刀割自己的手腕,刀口不是很深,并用小瓶把流出的血装了起来。

现在她情绪基本稳定,但是仍然不愿意上学,一学习就烦躁。实际上她学习能力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孩子小时候比较任性,我们也有点娇惯她。现在更加任性。我们现在不知该如何是好。恳求盼望您能给我们出出主意,恳求您了!

心理把脉:癔症型人格特征的表现

你们女儿确实学习能力没有问题,却存在癔症型人格特征。

癔症型人格障碍的最大特点是过分情绪化,过分做作夸张,高度自我中心,总希望引起他人注意。这种人格障碍多见于女性,各年龄层次都有,一般在25岁以下,在青少年中常见。《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规定,具有下述症状中的3项,就可以诊断为癔症型人格障碍: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要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对。一般对未成年人,叫做癔症型人格特征。

现在,把来信谈到的情况和上面的特征对照,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你们女儿存在癔症型人格特征:引人关注,自我中心,情绪多变,反应过度,幻想性等。孩子在小学非常优秀,每天面对鲜花和笑脸,众星捧月。到中学她依然怀着这样的期望,但是大家还不了解她,她不再是关注的中心和焦点。于是,她感到非常失落。于是,出现了“非常不喜欢现在的中学”,“对老师的严厉非常不满”,“不想竞选班干部”等表现。孩子不愿上学,也是不能面对不再是大家关注的中心这种局面。其中的癔症型人格特征是很鲜明的。用小刀割手腕的表现,是明显的表演性特点。变成小鸟则是幻想性的表现了。

癔症型人格特征是怎么形成的呢?

一般认为,癔症型人格障碍首先与早期家庭教育有关。如果父母溺爱孩子,过分保护,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很容易养成任性、固执、哭闹无常等孩子脾气,就容易形成人格特征的偏差。癔症型人格障碍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如果一个人从小就非常喜欢在各种场合抛头露面,而且常常卖弄各种小聪明,周围大人又加以夸奖,那么,她就会越来越起劲。这种行为就容易被强化而稳定下来,形成癔症型人格障碍。很明显,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在你们孩子身上都存在。娇惯任性,抛头露面,众星捧月,正是孩子所以如此的重要原因。

心理处方:指导孩子进行自我调节

一般来说,癔症型人格特征,会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逐渐成熟,而逐渐症状减轻。但也不能保证它可以自行消失。而且,青少年时期不加以调节,症状还会加重。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就应该注意消除不良的人格特征。首先,父母可以指导孩子运用下面的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第一,运用自我反省法来调节。平时要学会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失常。睡觉前冷静客观地回想一下自己一天来的各种表现,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言行,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想这些言行别人能否接受,如果别人这样自己感觉如何,等等。通过冷静分析和思考,找出自己人格中的不足,并有意识地加以控制和调节。这个反思的过程还可以写成日记。

第二,运用自我暗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