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霞这一来,方春真真切切看出魏晓兰不是贾述生的恋人了,真是令他喜出望外。魏晓兰已经去新编四队一个多星期了。按照分场贯彻总场会议精神,领导蹲点包队,高大喜包一队,姜苗苗包三队,方春主动提出包二队兼包四队——四队虽然工作量不大,也要加强收编后的领导,使四队现有职工尽快从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转到国营大农业的轨道上来。他建议,贾书记作为分场主要领导,需要掌握全面,指挥全面,就不要包点了——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吃过早饭,方春坐上分场领导共用的解放牌大卡车,先到二队听了听孙振鹏的汇报,重点在基建工地转了一圈儿,问了问建房速度、质量,特别又看了干打垒鸳鸯房的开建情况。真没想到,仅二队就有二十八对男女青年要求春节在北大荒结婚!别说,那草墩子做砖砌起的墙,又宽又挺,就这么看来,可能要比砖房暖和。
王继善让儿子和媳妇倒出了一间半房,做了四队临时办公室兼魏晓兰的宿舍,让儿子和媳妇住进了自己三间房的一头。
魏晓兰正领着四队队部的临时组成人员围坐在小炕桌旁开会。王继善当队长。罗益友是村里有名的猎手,按着其他队的队务人员配备,请他做统计,本来可兼会计,魏晓兰为了自己工作起来方便,专门选了憨厚坦率的荒妹做会计。
村子里来的人多了,狗的吠声也就没劲儿了。
方春进了屋,魏晓兰一带头,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由于房顶矮,都哈着腰。魏晓兰落落大方,寒暄几句介绍说,她已经利用三天时间,先向队干部,又向全体职工家属传达了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在全国发展农垦事业的指示,讲述了国营农场职工与农民的区别,以及北大荒的宏伟开发规划,还坐车领着全体职工参观了分场基建工地、开荒现场。现在,正研究如何贯彻分场党委关于确保生活设施建设顺利完成、安全过冬的会议精神。方春请大家就座,一再说明,这次来没什么明确任务,主要是来看看大家,请大家继续开会,自己列席听听,掌握点儿情况,有信心和大家一起,把这个村建设成现代化国营农场的生产队。
“方场长,”王继善喜笑颜开地说,“魏书记领着我们参观了拖拉机开荒,真气魄,太棒了,乡亲们都说大饱眼福。一栋栋红砖房真漂亮,农场决定收编八家子的消息传来,那天晚上,几乎家家都炒菜喝酒,烧香磕头,我们这些当年让日本鬼子逼迫在这里偷生的难民,一下子变成了国营农场职工,真是福从天降啊!”
方春笑笑:“村头儿,不,应该叫王队长了,这可不是福从天降,是福从共产党那里降呀!”
“对对对。”王继善笑得咧开了大嘴,“魏书记都说了几次了,我们生活在这里十多年,受风气,受雨气,还受那些野兽的气,这北大荒,抬头是天,低头是地,远处看是荒甸子,一有点好事儿和平安,就都觉得满足得不得了!”
大家都应和着点头称是。
罗益友说:“起初听说转业官兵们来开发北大荒,村里的老一少爷们儿议论纷纷,有的说,来这么点点人就能开发北大荒?这开发北大荒可不像一个团、一个营在朝鲜战场上打美国鬼子守阵地,突突突一阵子,往大里说,两天、三天、一个月……把敌人打败了,就胜了。这开发北大荒可是两码事儿。日本鬼子怎么样,连续两三年,每年都动用十万二十万的劳工,这么测量,那么开垦,只不过像在一个大西瓜上啃上了两个牙印。我们一参观,又昕魏书记一介绍,原来开垦北大荒的队伍老大老大了,在整个北大荒都铺开了,国家还在不断地派人。刚开春那几天,一架飞机在我们村顶上飞来飞去,村里人都纳闷儿,原来是勘察,为的是开发建设北大荒呀,真有气魄!当年,小鬼子在这一个地方下了那么大工夫,也没想出什么大名堂,还是我们新中国有气魄,太有气魄了,小鬼子比不了……”
“说得好!”方春自己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儿,有魏晓兰在跟前,就格外有情绪,话顺口就来,很振奋地说,“共产党干事儿就是天下一流,要是没有气魄能打败小鬼子吗?党中央、毛主席对咱们开发北大荒是顶呱呱重视了,今年年末还要进一大批拖拉机和播种机,明年春天就开始进联合收割机,国家能生产的就从厂家给我们调,生产不了的就从国外给我们买,苏联老大哥不光支援我们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还要帮助我们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农场哩!”他兴奋不已,滔滔不绝,觉得自己很有天才,既有领导能力,又有讲演才能,只是发挥不出来。此时他兴奋不已,侃侃而谈,“吴场长传达农垦部老部长的指示说,等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