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组织,成员除黄敬、江青外,还有王韬、崔嵬、王东升、张福华,王韬为社长。当时,在中共领导下的上海《文艺新闻》,称青岛大学的海鸥剧社是“预报暴风雨的海鸥”。海鸥剧社和上海左翼剧联领导人赵铭彝取得了联系。
江青和黄敬结合,没有办理结婚证书,也没有举行婚礼。一方面由于双方都是新潮人物,不拘泥于这些礼仪;另一方面也由于俞家是名门望族,择媳择婿总希望门当户对,江青出身低微,这样的婚事难以得到俞家父母的认可。
江青曾这样谈及自己当时生活的困境:“我每月拿三十块钱薪水。十块钱汇给娘,因为青岛的生活费很高,除下的二十元不够我开支……”
中共在青岛大学的活动,受到青岛国民党警察局的密切注意。一九三二年春夏之交,中共青岛大学地下支部书记王韬成了密探追捕的对象。
“到上海去躲一躲,我的家在上海。”黄敬对王韬这般说道。
于是,黄敬秘密地陪伴王韬前往上海。安顿好王韬的生活之后,悄然返回青岛。
黄敬接替了王韬的空缺,担任中共青岛大学地下支部书记。他是赵太侔的内侄,几乎没有人怀疑他是中共党员。
不久,黄敬担任了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长。
经黄敬介绍,江青于一九三三年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来,江青向美国维特克吹嘘自己在青岛的经历。以下是江青的原话:
可能是一九三一年,我到青岛,一到那里就注册旁听生。到青岛第一次看见海,高兴得跳了起来。我们成立了海漠剧社,专门宣传抗日救国。最大一次旅行公演是一九三三年旧历年,利用农闲。为怕抓,就分头走。到了第一个村,叫崂山湾。我们没有经验,敲一面锣叫人看戏。有的男的穿西装,也有的穿马褂,女的穿旗袍,反正是老百姓看了不顺眼就是了。我说我们做的恐怕不对吧,得变个方法,我还不懂得用总结经验这个词。我建议到前一站王各庄先住店,说是崂山的,先做群众工作再说,大家同意。到了王各庄后,我先做小孩的工作,教他们唱歌,问要不要反对日本鬼子。他们喜欢我,就往家里拉。其他人也找我要我唱戏。唱了一段,他们也高兴了。第二天为我们拉场子演戏。演的节目中有一个《放下你的鞭子》,还有一份讲演稿,说苏区的情况。我们没钱饿着肚子到处跑。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两三个人。
在青岛,主要听闻一多的课,也选读诗歌、小说、戏剧。那时杨振声校长是中国第一本小说《玉君》的作者。我写的小说在全班第一。当时老师称赞我,说我像冰心。作家沈从文很欣赏我,要我每周写一篇短篇小说。最主要的写了个剧本,标题是《谁的罪》,母亲生病,儿子是革命者躲出去,警察来抓,折磨母亲,儿子又回来看母亲,被捕,母亲死了。
我的老师赵太侔兼这课,叫我去。说你很爱写,你写的这个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我说什么叫共产党、国民党?他看我是个大傻瓜,就不解释了。从此我想,什么叫国民党、共产党?开始观察了。他是国民党改组派,当时不知道。“九·一八”以后,我去请愿,他说我捣乱。我以后不受他接济了,自己找事做,从此不去听他的课。
沈从文通过他妹妹沈舟舟找我,要我每周写篇故事,他给我改。我就不去。他们知道我家里穷,想让我给他织毛衣,给较高工资,我拒绝了……
在美国维特克的《江青同志》中,这么写及江青在青岛加入中国共产党:
通过赢得党周围的人士的信任,她逐渐地可以到内部工作。一九三一年她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和左翼作家联盟的青岛分会,并在第二年参加了反帝国主义联盟。为了自立,她在青岛大学图书馆担任出纳员。这种工作使她可以大量阅读以前不知道的许多读物。江青自己讲:在下班时间她读了她的“第一部马列著作”——列宁的一篇文章,这使她开始对中国的另一种可能出路——社会主义有了兴趣。
江青的这一工作和毛泽东倒有一个明显相似之处,即毛泽东早在十二年前,也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了一年低级工作人员。他们都在这时抓住机会,大量阅读身边的书籍,并记住了他们对马列基本著作的第一次接触。
在青岛,政局是“阴森”的。由于没有正规的地下组织,接纳新党员的工作比以往更加因人而异,每个成员的申请都被个别处理。
一九三二年后期,江青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党的负责人,当时青岛党组织的书记。
一九三三年早期的一天,三个共产党员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