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是不安宁的家庭,“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
李家充满暴戾的气氛,其原因有三:
第一,大老婆、小老婆争斗;
第二,李德文脾气急躁、粗暴。特别是在手头拮据的时候,肝火更盛,往往把怨气发泄在妻子们身上;
第三,江青的母亲李栾氏个性极强,不论在与大太太的争斗中,或者在与丈夫争吵时,不肯退让半步。
就这样,江青的童年是在家庭不断争吵中度过,在贫苦、压抑和不幸中度过的。江青的个性极强,极为好强,一方面可能是母亲“遗传”的性格,一方面也由于家庭环境所造成。
江青小时候曾经缠过脚,虽然没有成为“小脚女人”,但是她的脚已经变形了。后来,江青成为“影星”、“第一夫人”之后,非常讲究仪表,她从不穿浅口皮鞋。她的皮鞋往往定做,做成深帮深口。江青会游泳,但是她很少游泳,怕那有点畸型的脚在公众面前“曝光”。
维特克根据江青的自述,在《江青同志》一书中这么写道:
在她出生时,她的父亲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虽然她的妈妈也已年过四十,但在江青的记忆里,她妈妈比她爸爸仍要年轻许多,两人有明显的年龄和体态的差距。
她父亲开始谋生时是跟着木匠学徒,以后逐渐成为专门从事制作车轮的手工作坊主(山东的木制手推车是很有名气的)。
“由于我们穷,粮食不够吃,所以我父亲经常打骂我的母亲。”这种行为使他赢得了“骂街艺术家”的绰号,成为一个侮辱别人的艺术家。
尽管无论什么时候他感到气不顺,他就打孩子出气;但是当他粗暴地殴打她母亲时,所有的孩子就都聚集在母亲的周围,这也是他们试图保护母亲的最好方式了。
他的有些狂暴之举是难以忘记的。那是个“花灯节”发生的事,适逢正月十五那天,一些地主家挂出了许多彩灯。似乎是受到这种超出他所能达到的富裕程度的炫耀的刺激而使他疯狂起来,江青的父亲抓起一把铲子冲向她的母亲。先是打她的后背,接着又击她的手,她的小手指都给打断了。当江青冲到她母亲身前以保护母亲时,她的嘴巴也被打着了,还打掉了一颗牙。正如江青所描述的这个强暴的情景,她母亲的手指留下残疾,她还用食指掀开自己的上唇让人们看她儿时被打碎的牙。
像一种思想上的反省一样,她谈到:“最初我认为所有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因为我父亲就欺侮我母亲和我们几个孩子。事实上,导致他作出这种行为的根源是那折磨人的贫穷。”
无论他有天大的理由,这件事对于她母亲来说,终于使她不能再忍受这最后一击。她把江青绑在背后,娘俩逃走他乡,再也没有回来。江青故弄玄虚地又说,虽然还仅仅是个孩子,但是从那时起她就开始学着在黑暗中摸索着走路,随后独自在夜间行路。
诸城县一个有一妻几妾但还没有男性子孙的地主收留了江青母亲,让娘俩作他家的仆人。江青虽然最初拒绝和母亲一道去,不过随后还是同意了。她记得从那时候起,她母亲就一直被一些男人所包围。她母亲参与家务的目的和动机可能使江青很为难,下面这些话为此提供依据:
“我母亲要出去工作,因此我可以能够上学。只是因为学费和书本是免费的,我还能够读完小学。但就是这样,我还是经常挨饿或者吃冷饭。最终造成慢性胃肠炎的疾病。”
她记得在勉强吃下乡亲们救济给她的冰冷薄煎饼以解饥饿之痛以后,她呕吐了,很长时间始终感到恶心。她说,自童年起,她就患上了消化方面的疾病,且长期受此疾痛。
作为一个孩子,她从未穿过一件新衣服(她讲到这里时明显地带着怨恨的语调)。“所有的衣服都是一个哥哥传给我的。”
她的头发总是梳着两条小辫,这也招来麻烦。她母亲做工那家地主有一个小女孩,没事找事要嘲弄江青那奇妙的发辫式样。一次,那女孩正在辱骂的兴头上,突然猛揪江青的头发,这下激怒了江青,她竭尽全力将那女孩推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这家里的其他成员一齐出动来整治她这个胆敢抗争的孩子。结果,她母亲只好带着她离开了这家。
不久,她母亲又找到一份工作。这一次是一家“破落地主”。那时财富的损失也就意味着要挨饿。
一天晚上,江青独自呆在与母亲同住的房间里,雨水流过那破烂的窗框,窗上已没有几片窗纸了。借着仅有的一盏小油灯所提供的光亮,江青一动不动地在炕上坐了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