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至此,该表一表本文的主角——江青了。
江青曾在自己拍摄的一幅庐山云雾照片上,洋洋得意地题诗一首:
江上有奇峰锁在云雾中,
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
大抵“锁在云雾中”的缘故,她的本来面目“寻常看不见”。
然而,越是“锁在云雾中”,人们倒越是想知道个究竟。在三十年代,各报刊曾有过许多关于蓝苹(亦即江青)身世的报导。那些报导,在猜疑中掺杂着真实,也确有几篇大体上是准确的。好在她也有着“露峥嵘”的时候,虽说只是“偶尔”。当她在一九七二年跟美国维特克谈话的时候,眉飞色舞地讲起自己的身世,露出了“峥嵘”。不过,她习惯于信口开河。本来,她的谈话是供维特克写作“江青传记”(也就是后来出版的《江青同志》)之用,应当百分之百真实,她却掺进了种种虚假之词。
幸亏有大量当年的报刊报导以及档案材料在,有好几位三十年代蓝苹的见证人在,才算为破云拨雾提供了依据。
一九三六年七月十日出版的《沪光》杂志,对蓝苹的身世概述,基本上是那么回事:
蓝苹,原名李云鹤,山东诸城县人。幼失恃,倚其姐丈度日。在家曾受小学教育数年,后入济南实验剧院从赵太侔、王泊生等学戏剧艺术。李尚在幼年,惟个性极强,常恃强好胜,故对于课程极为努力。十九年(即一九三〇年——引者注)实验剧院因时局之转变而停办,赵太侔调至青岛大学。多数学生随王泊生赴北平,组“海鸣剧社”,独李随赵至青岛,任图书馆职员,半工半读得以饱览群书,智识猛进,思想亦随之前进,且亦能写作。当时有人认其有“左”倾嫌疑。后与俞珊(田汉创立的“南国电影剧社”的著名女演员。郑君里亦为该社演员。详见田海男著《田汉小传》——引者注)之弟某相识。由爱而婚。后俞某因共产党嫌疑被捕,李亦离开他去。此后数年,不知其音信。惟传闻李曾居沪,因参加秘密工作被捕。去年秋,李忽返济探望其母。同学有见之者,问其数年经过,皆模糊回答,但知其曾在江南之乡村任小学教员。再问其有无被捕事,则笑谓无之。然观其行动,确似艰苦奋斗之人物。在济不数日,又翩然他去。初不知其他往,后电通公司出品之《自由神》一片到济公演,则与王莹配演女兵之蓝苹女士,即李云鹤也。由是济南友人,方知其已至沪入影界,后于报章杂志中得知李与其电通公司男演员唐纳结婚……
一九三六年七月一日,《辛报》所写的蓝苹经历,也大体上是准确的:
蓝苹的真姓名是叫李云鹤。在未来上海之前她曾在各地干过话剧运动。除了演剧之外,并且还参加政治活动,加入过好几种不同派别的政治团体;但,因为她不忠于所参加的政治团体的关系吧,她也曾被所有参加过的政治团体开除出来。山东济南本来是她的故乡,到最后就为了她那种善变的政治活动,一时站不住脚了,她才偷偷的避到上海来,想冷冷场再回去的。至于她的恋爱生活,过去原已非常丰富:她以前虽则没结过婚,可是事实上的丈夫是早已有了的。女演员俞珊女士的弟弟小俞(他的名字连干话剧的人们也不知道,虽则他一向也是干话剧的,同伴们都只叫他小俞),就是和她同居了三年多的丈夫,在她到上海来之前,她和小俞是在北平闹翻了。在一个夜里两人争吵,她就不别而行。
回故乡不久就转避来沪。蓝苹倒的确可以说不是一个普通女人了……
不错,蓝苹真的并非一个普通女人。一九三三年七月。当她拎着一只已经破了一只角的黑皮箱走下火车,第一次踏进十里洋场,她不过是十九岁的山东姑娘而已。她已经有着相当丰富的人生经验,有着一套自己的人生哲理,尽管人地生疏,她居然在上海闹得沸沸扬扬,在舞台上演戏,在舞台下也演戏……
江青,生于山东诸城东关街。
诸城是山东东南部的一个县,位于潍河上游,以生产小麦、甘薯、大豆、高粱、玉米为主。她的祖父李纯海,本是拥有一百多亩土地的地主。但是,到了她父亲手中,已经破落了。她的父亲名叫李德文。所谓“很贫苦的手工业家庭”,其实,就是木匠铺。李德文雇了小徒弟,自己也做木匠活,“上升到作坊主”。后来,在诸城城关开了爿旅店。
李德文的原配妻子生了一子一女。儿子名叫李建勋,后来改名李干卿,生于一九〇一年三月十三日。女儿名叫李云霞。
李德文五十多岁了,嫌发妻年老色衰,娶了一个比他小二十多岁、颇有姿色的女人作妾。这个小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