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走过石桥 > 默认卷(ZC) 最后一张

默认卷(ZC) 最后一张

看了他一眼,说,是有了吗?恐怕不是有了,是早就有的吧。你哪一天不是急急忙忙,赶完一个摄影展,又赶一个摄影展,你要赶到什么时候?

摄影家想妻子说的也有道理,他说,我这是最后一个了。

妻子说,你上次也说是最后一个。

摄影家说,我这真的是最后一个。

妻子不再说话。她并不相信摄影家的话,摄影家既然一直忙着,妻子想他以后也会一直忙下去,一直赶下去的。

摄影家把时间抓得很紧,他终于完成了一定数量的作品。摄影家要办最后一个摄影展的消息传了开去,大家听说了这个系列,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见到摄影家时都说,我们等着呢。

摄影家知道从数量上看,他的最后一个摄影展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有一天晚上摄影家把所有的准备参加这一系列的作品一一看过,摄影家的作品总是比较全面,有写实的,有比较虚幻的,也有象征性的,或者暗喻,摄影家总的说来对自己的作品是满意的,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总觉得还欠缺些什么,也许只差那么一点点,只差那么一幅作品。摄影家心里踏实不下来。我得把那一幅作品拍出来。

他想,同时觉得自己有些焦虑的情绪。

摄影家骑着自行车,在一片佛土上到处穿行,他到处寻找着灵感,终于有一天,摄影家在郊外一座小山的山坳里,发现了一座小小的寺庙。摄影家到达那里时,天已黄昏,山里静悄悄,只有归鸟在低声吟唱着。摄影家看见一位年长的和尚一位年轻的和尚,他们两人相对而坐,每人桌前放着一杯茶。摄影家的灵感突然出现了,他没有惊动他们,他退到山崖边上,默默地观察了他们一会儿。后来摄影家终于举起了相机,他对焦距,调光圈,当他把一切准备就绪,正要按快门的时候,突然看到年长的和尚站了起来,对着摄影家隐身的地方说,喂,你在做什么?

摄影家猝不及防,身子向后一仰,他从山崖上摔了下去。

摄影家在他的摄影生涯中,常常会出一些事故,这很正常,他从奔马上掉下来,他在大森林里迷路,这些对摄影家来说是家常便饭,现在摄影家又出了一个事故,幸好山崖不高,摄影家摔断了胳膊。

摄影家被送到医院,他在医院上了石膏,又被送回家里,妻子看到他的手臂绑着白色的纱布,也没有表现出大惊小怪。这在妻子来说,也是常常遇到的事故,妻子只是说,这下赶不成了。

摄影家乐观地说,很快的,医生说半个月能拆石膏,二十天就能恢复。

妻子说,伤筋动骨一百天。

摄影家说,哪能呢。

此后的一些日子里,摄影家不能拍照片了,他只能在家里看看书。摄影家虽然在妻子面前表现得很乐观,但是摄影家知道自己内心很焦虑,他对前来探望他的人说,快的,快的,一点点小伤。

前来探望摄影家的人回去告诉别人,他们都说摄影家看上去老了许多,他们中间有些人已经看过摄影家的一些佛教作品,先睹为快。他们说,很有水平,他们期待着摄影家早日康复,他们都愿意早一点看到摄影家的这一个系列作品展。

2

小巷里有一个卖烧饼的孩子,十一二岁的样子,是外地过来的,这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来。他卖烧饼的样子也不是本地的卖法,他用绳子将一只很大的竹匾套在自己的脖子上,竹匾里摊着烧饼,孩子也不着急,他从来不叫卖。开始大家都以为他是个哑巴。他一直站在点心店的门前,这对点心店并不是一件好事,点心店的人常常赶他走,但是孩子笑一笑,并不走开,也不说话,他一直站在那里,一直到后来有一天有人开始买他的烧饼。这个人其实并不很愿意买孩子的烧饼,他上班的时间到了,而点心店的队伍排得很长,他只好退而求之,买了孩子的烧饼,骑上自行车走了。后来慢慢地就有些人买孩子的烧饼,孩子还是不说话,间或有人忘了拿找头,孩子才说,找头。这样大家才知道孩子不是个哑巴。他们吃着孩子的烧饼,烧饼不是南方的做法,烧饼的面揉得特别好,这是北方的特点,和南方点心风味不一样。小巷的居民吃着就有些新鲜的感觉,他们问孩子,你的点心是在哪里做的?孩子只是笑笑,他不说话。

摄影家的家就在这条小巷里,他摔伤了胳膊以后,在家里闷得很,他常常开了门出来,到小巷里站站。大家都和他打招呼,摄影家在他的邻里间有一定的威信,他的邻里关系也不错,大家看到他总是要关心地问他的手好些了没有。摄影家总是说,快了快了,很快就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