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走过石桥 > 默认卷(ZC) 顾氏传人

默认卷(ZC) 顾氏传人

1

他们家姓顾。

提起来大家都晓得,顾家。

顾衙弄里有座大宅,就是顾宅。大家都晓得顾宅的大。顾衙弄原先一定不是叫顾衙弄的,是因为有了顾宅才叫这个名字的,就一直叫到现今。

顾家是苏州城里的大家。从前顾家的人读书做官是有传统的,且顾家的人丁一直很兴旺,他们家里从前多有“父子会状”“兄弟叔侄翰林”,所以顾家的人倘是做个州官,是很不稀奇的。话再说回来,倘是顾家的人做州官,必定是做得极好的,这家人家的才智是血脉里传下来的,别人要想学也学不来,要想比也比不过的。后来有许多戏文里唱的历史故事,像“杨桂芳拦轿喊冤”什么的说起来都是顾家上代里判过的案子。

顾氏的家声后来到了顾允吉这里,就莫名其妙地溃败了。

顾允吉是父母的老幺儿子,也是唯一的儿子。并且顾家在这一代上,堂房各室偏巧均不得子,所以顾允吉就是顾家的最后一个男丁。

顾允吉的父亲顾尧臣,1895年生人。在顾家这样的家庭里,总是教子孙的精力放在这上面的,自幼时起即练小楷,作八股文,试帖诗,父以此教,兄以此勉,然后就由秀才而举人,而进士,而翰林,步步高升。当然那时候也有另外的规矩,世代做官的人家,倘若子孙读书不成气候,难得高中,也可以买个官来做做,或由上面封个官做。但顾家的规矩素来是笃学修行,不坠门风,从未有过捐官之举,所以教子弟进学,乃顾家之头等大事。顾尧臣从小,自是聪慧过人,读得进书,就因为读书读得太多,到六七岁就弄成个近视眼,看物事已是模模糊糊,就想去弄副眼镜来戴。那时候的眼镜店里已不只有国货的水晶片眼镜卖,外国的玻璃片眼镜也已流进中国来,所以要弄一副眼镜是不难的。可是顾家门风甚严,家中男儿都不许戴眼镜的。因为,要走科举道路,预备以后是要见皇帝的。从前皇帝召见,或者什么人引见,是不许戴眼镜的,说是顾家上代里就有一个做大官的,近视眼,平时背着人偷戴眼镜,贪图惬意,后来就越戴越深,戴惯了便拿不下来。到皇帝召见,摘了眼镜进殿,看见皇上就跪拜,旁边太监皆掩口而笑。原来进的是一便殿,殿中置一穿衣镜屏风,正对皇帝龙座,他跪拜的竟是镜中的皇帝。皇帝嘴上虽没有说什么,心中自是不快活的,所以后来顾家就有了这个规矩。

顾尧臣眼睛看不清的苦恼,倒是不多久就没有了,因为到了后来,科举就停了。顾尧臣再提出来要买眼镜,家里也就不再反对。

顾尧臣的阿爹临终前,“心气不畅,多叹息”,其实也就是气死的。顾尧臣的父亲就想开得多,推翻皇帝,是因为皇帝的气数到了。所以到顾尧臣长大了,相中了绸缎庄钱老板的女儿钱宝珠,他就没有横加反对。要是放在从前,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是要全族共诛的。

顾尧臣是在一次看戏时认识钱宝珠的。一日顾尧臣听说北边来了一个京戏班子,在阊门外的戏院子里摆台,就约了几个朋友去看。从前在苏州是重昆剧轻京戏的,苏州人是看不起京戏的,京戏草台班,下三烂的,昆剧就不一样,全是缙绅子弟白相的。官家就规定,京戏班子只许在城外唱。顾尧臣他们一班年纪轻的,倒没有什么偏见,在他听起来,昆剧有昆剧的调头,京戏有京戏的味道,各有特点。因为大家对京戏另眼相看,不光限在城外演唱,对京戏的剧目,官方也控制得十分严格。那一日顾尧臣他们几个人点了一出《卖绒花》,正要开演,官方就来了一个当差,说《卖绒花》是淫戏,不许唱。顾尧臣不服,就前去评理,人家一看是顾公子,自然让三分。虽然京城里打倒了皇帝,不过在下面小地方,皇帝的官,特别是像顾家这样的人家,还是很有威风的,何况那个当差,原来还是顾家下人的子弟,看顾公子出来,就不再管闲事了。

戏就唱起来了,想看戏的人自然是感激顾公子,大家朝他看,向他致意。顾尧臣后来就看见有一个姑娘在朝他笑。

这个姑娘就是钱宝珠。钱宝珠的漂亮是没有话讲的,要不然顾尧臣这样的大家子弟,怎么会去看中她呢。

绸缎庄在苏州讲起来是一种大商业,钱家的绸缎庄又是有相当规模的,在同行道里,钱家是出众的,但不过在顾家的门前,是抬不起头来的。所以顾尧臣能够同钱宝珠结成百年合好,说起来还要感谢维新革命呢。

以顾尧臣的才学加上钱宝珠的美貌,养出来的小人,自然是绝顶优秀的。

顾允吉的四个姐姐,芝兰,芸香,芬菲,蔓菁,内秀外慧,天生丽质。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