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就卖给你,不管给多少。这样想明白后,让我伤心不已。
当时没把《新华字典》上的字认全,使我一辈子让我妈看不起,对于我弟弟所说的“能认全这上面的字的人在全中国都没几个”的话她全然没有听见,由此可见,我妈是多么的固执己见。后来有一段时间,我为了改变在妈妈心中的地位,在学校里什么也不干,整天就抱着《新华字典》学习上面的字,还准备用半年的时间把《新华字典》倒背如流,让我妈对我刮目相看。从头至尾看了几遍,我发现根本就没记住几个字,于是就慢慢地改变主意了,我心想:她看不起我,我还看不起她呢!这样一想,就彻底放弃了把《新华字典》倒背如流的打算。
有关我想改变我在我妈心中的地位的问题,当时我确实做了很多工作,这些处心积虑的做法不能省去,谁也不能给我省去。在我打消了把《新华字典》倒背如流的念头之后,就在学校门口的盗版小书摊上买几本写满古文的书,回家与妈妈比赛背诵古文。我仗着对古文的读法与字词的解释有精通之处,想让我妈对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不是吹牛,初中的时候只要古诗词,我读过四五遍就能背诵下来,那时每次语文课老师让背古文的时候,总是先习惯地说:“润之,你站起来背一下!”
我妈到现在还看不起我,是因为我读了四五遍才能勉强背下来的古诗词,她读一遍就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而且还能把作者的名字说得清清楚楚。我们比了五个星期天,把《唐诗三百首》《宋词百家》等几本书全部读完,我没有赢过一回。当时,从没有接触过古诗词的妈妈用藐视的眼神看着我说:“这样简单的几个字还要念四五遍,笨死你吧,看你干什么行!”
若不是我妈,什么唐诗宋词,我一样也不会感兴趣,这全是些枯燥无味的东西。当时读了四五遍是背会了,虽然有些隔字落段现象,但现在却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上次回家,我随便给我妈说了几个古诗词的名字,她还立刻能给我一字一字地背下来,极少有差错。看来,这辈子我在我妈面前是永远也抬不起头来了。
我弟弟一样没能把《新华字典》上的字认完,但他在我妈心中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我妈对他抱有极高的希望与信心。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弟弟隔三岔五地向她请教不认识的字,能不断地满足她那自以为满腹经纶的虚荣心,我这样说并不是没有根据,而且我的根据并不是没有道理:弟弟所有认识的字,都可以在字典上查出来,为什么非要问妈妈呢?还有:当我妈给弟弟讲解一个字的时候,弟弟为什么还一个劲地说:是,是,这个字俺老师都不认识!
我当过一段民办教师,当学生问我问题或是一个字的正确读音的时候,就算我真的不会,我也绝不会说:“这个嘛,我不知道。”我对他说很多让他先离开然后再告诉他的办法,其中有一种是这样的:“这个?不错,你能提到这样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很好,这说明你学习很用功,善于思考,这样吧,像这种问题不只是你不太明白,咱班里的很多同学都不会,你先回去,等一下我去班里仔细给大家讲一下。”等那学生被我夸得屁颠屁颠地回班里去了,这时我立刻翻山倒柜,查经据典,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个问题搞明白,然后去班里给学生们讲解,如果一时半刻实在查不到研究不出来,就到班里装模作样地把这个问题写在黑板上对学生们说:“同学们,有个很具代表性的问题,现在我写在黑板上,今天呢,你们先熟悉一下,看看能不能通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做出来,嗯,明天我再给你们好好地讲解讲解。”
放学回家以后,就继续研究,或是向更高明的老师请教,反正不管怎样,不能跟学生说:“我不会!”这样学生会看不起咱的。我想当时弟弟的老师的脑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也不会傻乎乎地对问问题的学生说:“呵呵,哈哈,这个,我不会!”
所以,关于弟弟对我妈所说的“这个字俺老师都不认识”的话,绝非属实,而是随口说出让妈妈有机会洋洋得意的。这样一来,弟弟在妈妈面前的地位就不断升高,而我这个善于说实话的人的地位却不断地遭到贬低。
我妈看一个人学习好不好,就看他认识的字多不多,对其他的,诸如数学、外语、化学、物理、政治、历史、生物学等等一概不理,用她的话说就是:“上学就是学认字,我虽没上过学,我比你们认识的字都多!”这时我弟弟总是像鸡捉米似的点着头:“对对对,是是是!”而我却傻乎乎地给她讲道理反驳,最终的结局是被她大喝一声:“小兔崽子,几个字都认不全,还想来教训我,看棍!”我只好落荒而逃。
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