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张春桥传 > 默认卷(ZC) §告了邓拓一状

默认卷(ZC) §告了邓拓一状

中国的“文革”大幕,是在批判“三家村”的喧哗声中拉开的。

“三家村”,吴晗、邓拓、廖沫沙三家也。

攻“三家村”者,乃姚文元。文章是姚文元写的,主意是张春桥出的。

其实,张春桥跟邓拓,曾有过多年的共事。

凭借着“化身之技”,张春桥在延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兴趣仍在宣传方面。经过几年的苦苦“研究马列主义”,张春桥居然被任命为《晋察冀日报》副总编。

《晋察冀日报》是中国新闻史上一家重要的报纸。它前身是《抗敌报》,创刊于一九三八年八月十六日,主编便是邓拓。一九四〇年十一月七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邓拓为社长兼总编辑。一九四八年六月十五日,《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为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此后,一九四九年秋,《人民日报》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三十七岁的邓拓出任《人民日报》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

《晋察冀日报》不断地迁移着。报社驻留最久的是北石家庄附近的阜平县马兰村和平山县滚龙沟。邓拓的《燕山夜话》是以“马南部”为笔名在《北京晚报》上连载的。这“马南祁”便取自“马兰邮”的谐音。

“狄克”进入《晋察冀日报》,不时与邓拓产生“摩擦”。

平山县,陈家院。《晋察冀日报》社在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

副总编张春桥,在那里作《怎样学习马列主义》的报告:

“战争年代,大家忙于战争,学习马列主义最好的捷径,就是寻章摘句。

“马列主义的精华,在于每篇文章的警句。寻章摘句,就是摘马列主义的警句,背马列主义的警句,用马列主义的警句。这是最节省时间、效率最高的学习方法。

“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学习马列主义的。我的文章中,经常引用马列主义的警句,就是这样‘寻’来的……”

抽着用废报纸卷着的土烟卷,张春桥不无得意地介绍着自己的“寻章摘句”法。

坐在张春桥一侧的社长兼总编邓拓,听着,听着,双眉紧锁。邓拓没有作声,因为作报告的毕竟是副总编。

张春桥作完报告,又把“寻章摘句”法写成文章,要登在《晋察冀日报》上“推广”。

邓拓不能再忍耐了。他,压下了张春桥的“大作”。

“狄克”发怒了。他向邓拓射出了冷箭。

一封告状信,送到了中共晋察冀边区党委。那笔迹,跟当年“狄克”写给鲁迅的信,一模一样。

幸亏中共中央北方分局书记彭真了解邓拓,信任邓拓,使“狄克”告状失败。历史的现象,常常周而复始。“文革”开始之际,“狄克”伙同姚文元整邓拓,彭真又一次保护邓拓,只是这时“狄克”已经得势,把邓拓连同彭真一起打了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