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比她更了解事态的发展一样。
苓希依稀记得刚醒来的时候他们提过这个丈哥的,是他送自己到医院的。便又开口说了句感谢的话:“多亏你啊!”
“没有啦,应该的。”丈哥不自在的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弄得大家都笑了。
苓希已经不想去弄清当时的情况了。突然变老的生活是很无趣的。她必须早日找到秋棣棠,那个送他来到这个时代的人,只有他才能把她送到属于她的时代。
他们在那里聊得津津有味,她一句都没有听进去。虽然医院的服务周到,逐滩又在那陪她,但是日子实在难过,因为“年轻”的她和他们能聊的话题实在太少。本来已无大碍,可是医生诊断后一定要她在医院住一晚,才勉qiáng在那呆了一天,可把她闷坏了。就这样熬到第二天,她终于出院了,心情就像刚出笼子的小鸟一样雀跃。
走出医院那天,天空有些朦胧,宽阔的大街上,车辆匀速行驶着,一眼望去,没有任何的jiāo通拥堵。街道两旁的绿树枝叶繁茂,排列整齐,有着厚重的历史感。那些商店,不是参差不齐地挤在灰尘漫天的街道边,而是在绿树环绕的广场上。
逐滩准备带着他们去吃早餐。一栋摩天大楼里,美食、服装、生活用品等等都在特定的楼层,楼层里通风很好,且每层楼的布局都简单易懂,厕所提示标志清晰明了。每楼都有上下扶梯,老弱病残有专用通道。
他们到了三楼饮食区,一家四口人从专用通道上楼,出门走了大约五步,来到“清心粥”餐馆。门外的服务生是一男一女,都面容清秀,彬彬有礼。“欢迎光临!”热情洋溢。
逐滩找到一个靠窗的桌子,先让小芸扶着苓希坐下来。桌子上已经放好一个移动电子触摸屏,是用来点餐的。这里生意很好,来吃早餐的人很多,但是整个餐馆里仅有少数几个服务生。端菜、收拾桌子都是由一些事先配置好程序的机器人来完成。而买单一般都是在用餐结束时线上支付的。只有客人吃得不高兴的时候,才有经理人员出来调节。
小芸拿起移动菜谱,上面有南瓜粥、紫薯粥、玉米粥、银耳汤、绿豆粥等粥品,图片清晰,像是现场直播。
“奶奶,我就点您最爱吃的紫薯粥了!”
“嗯。”苓希满口答应,心思却在琢磨这个餐馆的智能经营方式。
小芸自己点了个南瓜粥,给他爸妈点了蔬菜粥和两碟小菜,再加一笼“珍珠玲珑包”。
苓希观察到,这个“菜谱”和她以前在餐馆见过的大小差不多,菜式也没什么不同,但是神奇的是,从这个移动电子屏幕上,可以看到盛饭、送餐的全过程。厨房对顾客完全透明公开化,大家享用食品的时候感到安全又放心。点餐后,不用多久,食物就送到了。她们开始大快朵颐。
苓希不得不注意到,这样的服务应该是价格不菲。加上这么多年的通货膨胀,这紫薯粥怎么也得二三十块了吧!
“多少钱啊?”苓希问了问小芸。
“不要钱。”小芸慡快的说道。
“别逗我了,快告诉我?”苓希发问的时候。逐滩心里想着,他们以前常在这里吃的,莫不是母亲又健忘了。
“这个紫薯粥单独买的话,得要50元。我在银行开了消费理财账户,每个月都有利息收入,这个利息就可以用做日常基本消费。”小芸解释道,格外的自豪,并补充道,“现在很多人都有消费理财账户,大家一起买,就像直接团购一样,只需要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