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园是一座新建的花园住宅小区,比起那些风起云涌的超豪华超时代住宅,它算不上很高档,只是个中等而已。但是它的销售业绩不错,业主搬迁的速度也快,在较短的时间里,小区的四十几幢楼,都已经灯火通明,人气很快就上来了。
在楼盘销售告罄的时候,开发商曾经对幸福家园的业主做了一个大略的统计,统计出一个现象,虽然小区不顶尖,但业主的身份却蛮顶尖的。主要是两类人群,大企业的白领和高校的知识分子。对于这个统计结果,一开始开发商甚至还有些疑惑,这个小区所在的位置,并不在这个城市的教育中心区域,市里几所著名的大学,离这地方还是挺远的,而事实上最后幸福家园差不多成了高校的教授楼了。这让幸福家园的老板很自豪,自豪的同时,也引起了他的思考,为什么?
为什么呢?老板和负责统计的年轻小经理探讨,老板说,是不是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之间习惯互相攀比、看样,或者,同事之间热心做免费中介的比较多,互相连带着就一起来了?小经理说,不是这样的,我问过一些业主,他们回答我最多的四个字就是心旷神怡。
心旷神怡是肯定的。幸福家园的视觉容积率让人满意,倒不是老板舍得用许多地去做绿化,是因为规划得好,楼与楼之间,错落有致,搭配巧妙,给人的感觉就是楼距远、空间大,此外,幸福家园环境安静,小区的东南边是另一个小区,小区的西北边是一座新建的园林式宾馆,幸福家园就这样被包围在中间,远离了喧闹的马路,但又不偏僻,是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
知识分子,你别以为他们呆在书斋里,迂,不领市面,但他们有直觉,他们走进幸福家园,一下子就觉得心旷神怡。都心旷神怡了,还不赶紧买房。
小经理还记得有一对中年的知识分子夫妇,一走进售楼处,男的就说,就这里了,你不要我也要了。女的说,谁说不要了,你不要我还要呢。他们并不是抱着一定要买房的打算来的,但来了,就觉得这房一定要买了。
这对夫妇就是何友亭教授夫妇。
何教授夫妇就要在幸福家园度过后半辈子了,他们有一种幸福的冲动。当然,开始的时候,小区物业管理方面还有些跟不上,保安素质的良莠不齐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保安们大多是外来工,文化水平有限,有的虽然进城多年,却没有改掉从前的习惯。他们巡回在小区的大道小路和花草丛中,想吐痰就吐痰,想擤鼻涕就擤鼻涕。他们带着满口浓重的乡音,嗓门特别大,而且出口带粗,吃相又难看,明明是一句好话,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就像在骂人,像在吵架。
这是业主对幸福家园的整体环境略感不足的一点瑕疵,改起来也不难。物业上一方面调整人员,一方面加强培训,更主要的是物业和保安们签了约,立了法,随地吐痰擤鼻涕的、说粗话的、不文明的、有问题而被业主举报的,立刻辞退。这一招是最管用的。很快的,小区的软件跟上了小区的硬件,这就是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园了。
幸福家园的物业管理水平成了城市小区管理的一个亮点。不说管理上的种种规范和到位,就是那些保安,也个个像模像样,感觉都是选秀选出来似的,没有一个歪瓜劣枣长得像坏人的。业主们进进出出,他们都和气地点头微笑,凡是开车进出的业主,他们还立正敬礼。起先大家还有点新鲜感和优越感,也就受了。但毕竟都是有知识有素养的人,渐渐就觉得这样太过了,反而不受用,心里不踏实,就有几个业主一起向物业上反映,希望不要再敬礼了,都是一个小区的,业主和保安就是一家人,何况天长日久,这日子且得过下去呢,不用那么讲究礼数。物业接受了业主的建议,改敬礼为微笑点头。业主坐在车上,透过车窗玻璃,也很自然地回一个微笑。大家心安理得,相处和谐融洽。
何教授经常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其他小区业主和物业的矛盾,有的严重到动起手来,甚至闹出人命。每逢到此,何教授总是会感叹自己的幸运,买房就像重投人身,投好投不好,可是半辈子大半辈子的事情。
何教授本身就是一个喜爱和谐的人,他性格温和,不与人计较长短,在知识分子中,他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优点,就是学识高却不清高,很容易和群众打成一片。比如说,他抽烟,也喜欢给人派烟,这和一般的知识分子就有所不同。平时大家印象中的知识分子,即便抽烟,也不大会在公开的场合把烟扔来扔去,作风有些严谨。但何教授从来就没有觉得知识分子应该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他的平等观念是与生俱来的,既然大家都抽烟,扔来扔去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