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主角还是我。
虽然不断地增加着新的人物和新的事件,但他们不能取代我的主要角色的地位。他们多姿多彩,终究也只是扶我这朵红花的绿叶,一切都得靠我自己。
有一天我经过我隔壁的办公室,听到我的同事在里边议论我,先是他们说了说我的一些行为和踪迹,后来就听小张说,刘科莫非“更”了吧。大家一阵哄笑,接着就听老张说,他才四十呀,四十就“更”呀?小张又说,也有提前的嘛,再说了,你也不看看是谁?另一个人我没有听出他是谁,他说,是呀,他是刘科嘛,刘科四十该“更”了。老张说,那倒也是,他样样是先进。他们大家又哄笑了一阵。
我赶紧心虚地走开了,一边走一边摸了摸自己的脸,当然我不是摸我有没有“更”,“更”是摸不出来的。虽然我有点窝火,但我是单位的先进,我的脾气很好,我不会跟他们计较,我更不会因为他们对我的非议就影响自己的工作和该做的事情。
其实那时候不仅我的同事对我有议论,我老婆的眼神也有变化,她不再直瞪瞪地看着我,但我只要稍一回头,就会看到她的阴森森的目光正斜斜地刺过来,能把我吓一个跟头,而一旦我要去看她的时候,她又赶紧躲避开了,决不正面迎接我的注视。
我也一样没有理睬她。
别以为我同事说我“更”,或者我老婆斜眼看我,是因为我有什么地方不正常。如果一定要说我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话,这一点你们肯定早已经看出来了,那就是我的想象力的丰富和我对事物的判断的准确性。
证明很快就会来的。
我一如既往来到过云楼,一踏进来就觉得不对劲。开始我还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我用锐利的眼光将过云楼扫了一遍,立刻就明白了。
果真出事情了,墙上的钱梦俨被换掉了,现在挂在那里的,是一幅假画。
就在那一天潘绍光用相机拍照的时候,我就料定他一定会设法用完全可以以假乱真的假画换掉墙上的那幅真画。当然,那时候,这个情节还只是停留在我的猜测中,因为他要演的戏还没有开场呢。潘绍光也不着急,他不急着动作,因为火候还没到。我也一样不着急,因为无论我在不在这个现场,我都能通过我的想象看清楚潘绍光的一举一动。
现在我沉不住气了,我原来以为一切都在我的眼皮底下,却不料他们趁我不在的时候做了手脚,我有点失控,尖声叫了起来,不对了,不对了,画换掉了。
怀彩衣明明听到了我的叫唤,可她装作没听见,还笑了笑。她的微笑,倒让我冷静了一点,我想,偷梁换柱的那个人,肯定会再来的,他会来探虚实,看反应。果然,我正这么想着,潘绍光就已经进来了,我不等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上前就跟他摊牌,我指了指墙上的假钱梦俨说,潘先生,这是假的。潘绍光也朝墙上看了看,他没有否认,还热情地跟我说,刘科长,想不到你还是个高水平的鉴赏家啊。他这是故作镇定,想玩贼喊捉贼的把戏,我不会上他的当,我也不跟他虚与委蛇,更直接地说,潘先生,你不想知道是谁偷换了它?我正等着看潘绍光慌张失措的样子,怀彩衣过来打断了我们的对话,她对潘绍光说,我新进了一点普洱,你尝尝看?
钱梦俨的画都被换掉了,她竟然还在说茶,还那么轻飘飘的态度?如果我的判断不出差错,画是潘绍光偷换的,连我都看出来了,怀彩衣不会看不出来,她为什么不着急,难道她也参与了,难道他们是连裆码子?
服务员沏茶的时候,怀彩衣又对潘绍光说,我已经听说,你姑奶奶只喝绿茶,她不喜欢别的茶。我听了,心里更急也更乱,人物已经够多的了,怎么又冒出个姑奶奶来了?
潘绍光不会觉得意外,他不会不知道自己姑奶奶的事情。意外的是我,我忍不住嘀咕说,谁是姑奶奶,谁是谁的姑奶奶?潘绍光告诉我说,我的姑奶奶叫潘芸香,你不一定认得她,你来的时候,她已经走了。
我听到我的脑袋里“轰”了一声,像一个雷炸了我的脑袋,没有炸晕我,却让我更清醒了,我眼观六路四处看看,看到一个老太太在弹古琴,看到一个孩子在写书法,最后,我还看到有两个老人在下棋。
紧接着,我又听到了潘绍光的声音,他说,对了,忘记给你介绍了,还有这一位,他是我的叔公公。
又是一道亮光闪电一样照亮了我的暗道,原来两个下棋的老人中的一位是潘绍光的叔公公,他是潘芸香的弟弟,他叫老人甲。
老人甲朝潘绍光笑笑,说,你知道的,我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