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但是问题在于老干部除了一块牌子,其他什么也没有,这一点老汤是明白的,老干部科的负责人是镇上的组织委员兼的,所有具体的事情都由老汤做,所以老汤先要找到一块落脚之地。
老汤走进陆先生家的院子,陆先生坐在小竹椅上。
老汤招呼他:“陆先生,你早。”
陆先生看看老汤,他有点认不出老汤了,后来看到老汤眯着眼睛笑,才想起来他是老汤。
陆先生说:“是老汤,长远不见你了,你好吧。”
老汤说:“我来看看房子。”
陆先生说:“什么房子?”
老汤说:“你的房子呀,你不是要出租吗?是这两间吧。”
陆先生看看老汤:“你没有房子住啊?”
老汤说:“不是我租,我是帮镇上租,公家租的。”
陆先生不说话。
老汤说:“房子倒是蛮合适,不知价钱怎样,虽是公家租,房钱也不能太贵,你说是不是?陆先生,你开价吧,多少钱?”
陆先生又看看老汤,说:“租房子,我不晓得,你去找陆慧君,她关照的。”
陆慧君是陆先生的侄女,陆先生老了,由陆慧君来做陆先生的代理人,这也是应该的。老汤走出去的时候,他想陆先生老得真快。
前几年老汤来的时候,陆先生这里还是鸟语花香,现在没有鸟又没有花,这是不是因为陆师母去世了呢。
老汤不知道。
二
几个年轻人跟着老汤拖来一些桌椅板凳,他们放下东西就走了,留下老汤一个人扫地抹灰。
陆先生仍然坐在小竹椅上,看老汤忙得一头汗,陆先生叹口气,说:“老汤,你真有力气。”
老汤笑笑,说:“我是做惯的。”
陆先生说:“你也真是要做。”
老汤说:“我不做身上会难过的。”
停顿了一会,陆先生说:“听你的口音,不像是这边的人。”
老汤说:“我是苏北人。”
陆先生“噢”了一声,过了一会又问:“你苏北怎么跑到这边来了。”
老汤说:“我是跟部队过来的。”
陆先生说:“你是部队的。什么部队?”
老汤说:“是解放军部队,我参军的时候,只有十四岁呢,喏,你看我额头上的疤痕,给子弹打的,小命也吓掉了。”
陆先生想了一想,说:“你是老革命。”
老汤“嘿嘿”一笑,说:“什么老革命呀,我又不识字,不会的。”
陆先生点了点头。
老汤忙了一阵,他要把台子椅子都放好,排好,这是给老革命来搓麻将、打扑克、下棋的,隔壁的小间,准备用来作锻炼身体的地方,现在什么也没有,空空荡荡,只是在周围放了一圈凳子。
老汤做好这些事情,走到院子里看见陆先生仍然那样坐着,老汤说:“陆先生,听说你唱戏很拿手的。”
陆先生说:“长远不唱了,吊不起来了,我来试试看。”
陆先生一边说一边就站起来,清清嗓子,唱道: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
这是《牡丹亭》里的句子,清丽婉约,可惜唱了半句就卡住了。
老汤差一点笑起来,他说:“陆先生,你中气不足了,我来吊吊看,我是喜欢锡剧的。”
老汤吊了一句:
叫嫂嫂呀,磨子推一推呀……
陆先生很好笑,说:“老汤你省省吧,你是公鸡嗓子,不来事的。”
老汤笑着说:“我晓得我是公鸡嗓子,不来事,陆先生你是有本事的,你练一练么,往后老干部来活动,大家一起唱唱,也很有意思的。”
陆先生摇摇头说:“唱不出味道来了。”
老汤说:“你不要泄气呀,人家八十岁学吹打呢,我还想拜你做师傅呢。”
陆先生说:“老汤你说笑话了。”
到了下午,杨湾镇上的刘委员和几个干部过来了,带来一块“杨湾镇老干部活动室”的牌子,挂在大门口。
老汤问刘委员:“要不要放鞭炮?”
刘委员说:“不要,又不是开店,放什么鞭炮。”
老汤也没有说什么。
挂了牌子,几个人就进屋坐下来研究。老汤没有进去参加研究,他看见那些堆放在院子里的杂物,他在想是不是把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