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隔年是什么时候到三多巷来的,现在三多巷里的人,都不晓得。
现在三多巷里,岁数最大的大概是憨卵的阿爹,好像是活了九十岁。憨卵的阿爹也讲不清楚老隔年是什么时候到三多巷来的。不过他倒是记得起来,他小的时候,他的好婆叫老隔年帮他看过相。他记得老隔年看出来他是福相,老隔年看相是很准的。
这样算起来,老隔年的岁数就要比憨卵的阿爹大得多。三多巷里的人说,老隔年恐怕有一百岁了。
可是看老隔年的面孔,总归看不出他的年纪,好像六七十,又好像八九十,一百岁倒是一点也不像。三多巷的人从来没有活到一百岁的先例,所以大家也不晓得人活到一百岁应该是什么样子。反正老隔年是不像一百岁的。
老隔年养出来的时候,就什么也看不见,那时候大人都叫他小虫,恐怕是看他长得没有人的样子,也恐怕是大人可怜他。
小虫小的时候什么也不会做,就是会讨饭。小虫讨饭的本事是很精的。大概小虫的爹娘养出一个瞎子小人,想想这个小人长大了也是个废人,别样事情教会他也没有用,后来就专门教小虫怎么样讨饭。所以小虫是很会讨饭的。
有一天小虫讨饭讨到三多巷里来了。三多巷里的人心肠好,平常日脚有亮眼叫化子上门,也总归要盛一碗粥给人家吃,看见小虫作孽兮兮,就大方得不得了:你送一只团子,我给一块糕,你盛一碗白米饭,我落一碗阳春面。小虫从下午吃到夜里,小肚皮吃得滴溜圆。
三多巷的人就很开心了。他们对小虫说:“天要黑了,你回转去吧。”
小虫就摇摇头说:“天黑了,看不见回家了。”
三多巷里的人很好笑:瞎子还讲什么天黑天白。
小虫说:“我不回去了,我是没有屋里的,我就在这里住了。”
三多巷里的人就告诉小虫:三多巷中段河滩头上是有一间空房子的,原先也是一个外来人住的,后来那个外来人死掉了,房间就没有人住了。
小虫就靠三多巷里的人指点,摸到河滩头那间空屋子去住。
三多巷里的人,夜里是不到河滩头去的,也不到那间房子边上去的。
小虫就在那间房子里住下来了。夜里就有一个白胡子老头走进来,对小虫说:“你就住在这里吧,不要再游荡了。”
小虫说:“我住在这里是没有饭吃的。三多巷里的人,不会天天给我吃的。我是讨饭胚,只会东走西荡讨饭吃,不然要饿煞的。”
白胡子老头说:“你不要急,我教你一样本事。你是很聪明的,你学了这样本事,一世人生就有得吃。”
白胡子老头就教了小虫一样本事。小虫后来就是靠这样本事,在三多巷里住下来了。
三多巷原来是没有什么名气的,后来靠了小虫,三多巷的名气就响起来了。寻到三多巷来的人多起来。三多巷里的人,起先是很开心的,可是后来小虫发迹了,很神气,三多巷里的人看见了小虫就有点惹眼、戳气。
小虫因为得过仙道或者鬼道,三多巷里大大小小的事体,逃不过他的眼睛,张三做贼,李四偷女人,小虫看得清清爽爽。虽说小虫那时候嘴巴是很紧的,看在三多巷的面子上,平常日脚不大去揭穿人家的,可是三多巷的人想想自己屁股上干屎烂屎小虫全看得见,所以见了小虫多多少少有点不适意。
看不过小虫的人,想想不服气,被一个小瞎子捏在手心里,还做什么人?有人就去捉弄小虫,可是从来弄不成,每次总归反过来吃点小虫的苦头,大家心里对小虫就有了几分怕惧,以为小虫不是凡胎。
后来小虫的本事就越来越大了,不光三多巷里的事情逃不脱他的眼睛,大千世界的事情,也一样逃不脱他的眼睛。三多巷的人就服帖小虫了。小虫的眼睛是很凶的。
小虫后来就老起来了,可是总是老而不死。特别是三多巷里赵家的憨大儿子聪聪来同他作伴之后,他是越活越有滋味,一点也没有要死的样子。三多巷里的人背底里就叫他老隔年,说他是隔年不死的老蚊子。
不过,现在的三多巷,是没有什么名气的,所以,也没有什么热闹。早上老是落毛毛雨,落得三多巷总是湿漉漉的,所以也总归是阴森森的。
老隔年现在也没有什么名气了。现在的人,相信迷信的到底不多了,相信实惠,相信钞票。所以,现在三多巷里的小青年,敢当面叫他老隔年的,他们的上代敬畏老隔年,他们就不吃老隔年这一套。
其实,老隔年的那些事情,不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