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范小青短篇小说精选集.1980年~1990年,你越过那片沼泽 > 默认卷(ZC) 拐弯就是大街

默认卷(ZC) 拐弯就是大街

拐弯就是大街。像是眼睛一眨,一夜之间就热闹起来的大街。

正在竖起的二十层的大楼,破了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弄得大家心里痒煞。走过去,仰起头来看看,心里也是适意的,比养儿子抱孙子还要起劲。马路上有招招手就肯停下来的小轿车。虽说不多,到底也煞念的。老早只不过在电影上看见。

可惜这里不拐弯。这里不是大街。是小巷,小弄堂。繁华的背面,更显出它的孤冷,寂寞。没有楼。二层的也没有,一律的平房。土瓦青砖和用几块红砖压住油毛毡的“违章建筑”。石灰墙剥落,斑斑点点。背阴处有藤和牵牛花。偶尔一处墙壁缝里伸出一株长歪了的什么树,倒是碧绿生青,神气活现。这许多年来,小弄堂里的平房一直这种样子,这些人,日脚过得多么太平,多么安逸。

不过闲话讲回来,小弄堂里也有不太平不安逸的时候。十几年前,中国人不晓得吃错了哪帖药,搭错了哪根神经,自己人打自己人。拳头不煞念,动机关枪。小弄堂里的人夜里在弄堂里乘风凉,躺在竹榻上,数星星,数出飞来飞去的红星星,一直射进墙头里。总算还好,房子还算太平,仗总算没有打到动手榴弹、炸弹、原子弹的地步。后来大家过了几年太平日脚。可是,近几年日脚又不太平了。最先弄起花样经来的是5号的陈家。陈家不是本地人,苏北人。在弄堂里,顶顶被人家看不起。陈家也是上几辈就迁过来的,照算这么多年,本地话也应该学会了。可惜这家人家讲出来的洋泾浜难听煞了。不过陈家的人做起事体来杀辣,不管男人女人,胆子大,气派大,一点点也不娘娘腔。一年前头,陈家大儿子阿大,借了钞票,买一辆轻骑,嘉陵还不入眼,买“幸福”。阿大骑着“幸福”从这个乡奔到那个乡,从那个村奔到这个村,去买平价,甚至低价的水产,鱼虾螃蟹,乌龟甲鱼,贩到城里,市场上一转,哗啦啦的钞票进来。一年工夫,就讲要造房子了。过一个月,材料全弄齐了,过一个礼拜,泥水匠来了。几只炮仗一响,小弄堂里的人像是困梦头里醒了。比大街上造二十层还要稀奇。大人围观,小人起哄,看见陈家的人,大家恭喜,调转屁股,什么闲话都有。

5号的新房子造好了。三楼三底,在小弄堂里显眼得不得了。鹤立鸡群,还挡掉隔壁几家人家的太阳。

造好房子讨娘子,讨好娘子养儿子。天经地义,没有闲话讲的。阿大今年也有二十五六岁了,弄堂里的人伸长了头颈等着陈家的新娘子。不少日脚过去,也没有看见什么女人的影子,倒弄得弄堂里几家有女儿的人家心里荡悠荡悠,看在房子面上,嫁十个女儿给陈家也合算的,不过听听那种江北话实在难听不过,“拉块这块(那里这里)”不上台面的。再说自己寻上门去帮女儿做介绍,老面孔总归还有点拉不破。弄堂里的人心里荡悠荡悠,阿大屋里也荡悠荡悠,阿大姆妈顶顶起劲,拿了阿大的一张中学毕业照片,跑到东跑到西,就是不跑自己弄堂。阿大阿爸倒是看中弄堂里的一个小姑娘。看见人家小姑娘走过就喊牢,搭讪几句。现在的小人聪明,拎得清,小姑娘心里数目,面孔红通通,笑笑。

“看看,这个小姑娘多好,阿大,你阿生眼睛的,这样好的小姑娘……”

阿大不响,屋里人急煞,他倒是稳稳当当,笃笃定定拿出点架子来。老早谈过两个。一个江北人嫌他也是江北人,一个本地人嫌他没有房子。

“有什么好。”阿大姆妈不稀奇弄堂里的人,她相信女儿要嫁得近,媳妇要讨得远的老话。“阿大,你看看,我手里这几个,喏,这个能干得不得了,自己会做衣裳,还有这个……”

“喔哟哟,难看死了,什么鬼样子。”老老头咂咂嘴,“人家珍珍,双眼皮……”

“死老头子,人家小姑娘双眼皮单眼皮,你倒看得清爽,老不入调,双眼皮又不好当饭吃的,你懂个屁,老话里讲,丑媳妇实惠,会做!”

“你要丑的,阿大不要丑的,你问问阿大看看。”

阿大不响。阿大当然要漂亮的。

“猫猫,你不是同珍珍蛮要好的么,你讲讲……”老头子拉小女儿做同盟军。

猫猫一点不像陈家的小人。姆妈一张嘴会讲,阿爸一双手会做,猫猫又不会讲又不会做,怕难为情得不得了,一点也不出道,在屋里一天也没有几句话。听见阿爸点她的名,猫猫只好开口:“珍珍,珍珍好是蛮好的,不过到热天身上臭的……她们讲她有猎狗臭的。”

“啊哎哎,就是狐骚臭呀!”姆妈手指头戳到老头子额骨头上,“死东西,想讨个狐狸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