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画家陈白渔有个癖好,爱到超市去买东西。其实家里也不缺什么,但是他走到超市门口就忍不住要进去,走进去,就忍不住要买,看着货架上花花绿绿的商品,陈白渔像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人,眼花缭乱,购买的欲望总是控制不住。其实陈白渔在购物的时候,心里也是明白的,什么东西,家里还有多少,什么东西,就是半个月不买一个月不买也不会断档,但是他仍然要伸手到货架上去拿。他想,就再买一点吧,万一过一阵有事情,来不了超市,也是放着备用。
陈白渔的家本来是在老城区的,后来老城区那一片拆迁了,他们就搬到新区来了。从前陈白渔住在老城区的时候,是个喜静不喜动的人,除了作画,其他的时间,多半就坐在藤椅上发呆,也不听音乐,也不看电视,也不看书,也不说话,知道的人了解他的脾气,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干什么呢。他的太太祁连贵跟他说,你要出去走一走,年纪大了,坐着不动对身体不好。但陈白渔不听祁连贵的话,他说,我的养生之道,跟别人不一样的。其实在老家那里,街巷里,倒是有许多可以走走看看的地方。这是一个遍地遗珠的地方,连美国人都知道,在这地方,随便一踩,就踩到了明砖清瓦,随手一抓,抓到的空气都有千百年的历史。但陈白渔是不要看的,因为他坐在家里,就能听到它们的呼吸。
反而是搬到了新区以后,陈白渔要出来走走了。祁连贵说,外面什么也没有,你倒要去走了。陈白渔说,什么也没有才要去看看有什么呢。
这里确实没有什么东西,除了他们居住的这个新建的小区,还有一座新建的公园,公园里种了一些年轻的树,开了一些幼稚的花,有一些郊区口音的妇女在公园里说话。街道是宽阔的,车子不多,街道两边零零落落开着一些小店,比如有一个供纯净水的水站,一个干洗店,一个快餐店等等,是给小区居民生活配套的,这些店简单和马虎得有点说不过去。
陈白渔起先是在公园里散步,散着散着,门口的超市就开出来了,他就走进了超市,就开始买东西了。
但是他家里只有他和太太祁连贵两个人,还有个下岗女工康一米在他家做钟点工,干半天活,吃一顿中饭,不住他家,算半个人,加起来也不过两个半人。他们的孩子不和他们住在一起,逢年过节才来看看他们。所以他们需要的日用品不是太多,何况他们又都是老人了,能怎么消费呢?比如卫生纸吧,现在的卫生纸,很便宜,一大捆,有十几卷,只要几块钱,陈白渔拣好一点的买,也不过稍贵一点点,但这一大捆,用了很长时间也用不了。他就跟祁连贵说,你不要节省啊,多用点纸好了。祁连贵说,够用了就可以了,这又不是什么好吃的,要多吃点,用多了,屁股都要擦破的。又比如餐巾纸,一盒里有好多张,陈白渔抽来抽去,也抽不完一盒纸,他说,怎么这么经用,怎么这么经用。那盒子上还写着,100张加20张,还加20张干什么呢,陈白渔说。他吃过饭,抽了一张用了,又抽一张用。康一米说,爷爷你用过了。陈白渔说,我用过了吗?嘴上怎么还有油啊。他又用了一张,但盒子里还有厚厚的一叠。
如果是吃的东西呢,陈白渔也一样希望大家多消费,吃呀,你们吃得下就多吃,吃得下身体才会好。康一米刚来的时候,面黄肌瘦的,做了几个月,就胖起来,脸红嘟嘟的,总是拍着肚子,说,我要减肥了,我要减肥了。有一些食品,还不到保质期,陈白渔就不让她们吃了,他说,反正也快过期了,就不要吃了吧,万一吃了拉肚子什么的,反而不合算。
他们的孩子有空,打电话说要回来看看老人,陈白渔就到超市去,给他们买了一大堆的东西,叫他们带走,弄得孩子们以后都不敢事先说要回来了。
超市里的营业员都认得陈白渔,看到陈白渔就跟他打招呼,陈老,来啦。陈白渔说,来了。他就到一排一排的货架间去了。别的顾客来买东西,营业员会留神看着点,也有的营业员刚来上班,不懂人情世故,甚至会紧紧跟在人家顾客身边,弄得人家很不自在,心里很不舒服。但是她们不会这样对陈白渔。
时间长了,去超市买东西几乎成了陈白渔的精神寄托了,他期盼着每天下午的散步,就像从前小孩子盼过年一样,但现在他可以天天过年。祁连贵对他有意见,后来连康一米也觉得陈白渔太过分了,她忍不住说,爷爷,你的钱也不是偷来抢来的,也是辛苦来的,干什么要这样乱花乱用呢。陈白渔说,阿姨你别看这一大包,才十几块钱。
哪天如果有什么会议,或者什么应酬,要出门,要在外面吃饭,没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