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父亲还在渔隐街 > 默认卷(ZC) 面粉

默认卷(ZC) 面粉

在东方的一个小城里,开着一个西式的点心店,就叫西饼屋,和东方的点心店是差不多的意思,只是卖的东西不一样。这个小城里传统小吃很多,也很出名,有生煎馒头、酒酿圆子、桂花糖藕、鸡汤馄饨等等,而西饼屋里,卖的是面包蛋糕和牛奶咖啡。

中式的小店六七点就关门了,西饼屋却要营业到十二点半。当然,到了那个时候,客人是很少了,但店主还是坚持把门开着,只要有一个客人在十二点以后进来,他就会觉得很欣慰。那一般会是一个来自异乡的白领,加了夜班,回单身公寓的路上,身心疲惫,看到西饼屋在昏暗的一条街上透出温暖的光亮,就进来了;也有的时候是一群人,他们疯过了,飙过了,喝了一肚子的水和酒,这时候才想到该吃点什么了,就乱哄哄地进来了;偶尔,也会进来一个农民工,一般他们是不到这种地方来的,但那一次他饿极了,一头扎进来,片刻之间就吞下去三个他看不懂名字的点心,结账的时候,他掏出一把散票,一边数一边心疼得咧嘴。他差一点免了他的单,但后来他还是没有免。

也有人曾经奇怪地问他,你为什么一定要开到十二点半呢,那时候即使有生意,也不会有多大的生意了,你赔掉那么多时间,值吗?他只是笑了一笑,没有说值或不值,但他一直坚持把店门开到十二点半。

他是一个年轻人,曾经在美国读书,也在美国的咖啡店打过工,后来他回国了,就开了这个西饼屋。一直到现在。

天很晚了,他早已经习惯了时间,不看墙上的钟,他也知道快到十二点半了,他开始作关门的准备,却有人在这最后的时间里进来了。

这时候有人进来,他不应该觉得惊讶,他的西饼屋开到十二点半,就是守候午夜这一段时光的,但是这个人走进来,却让他的心动了一下,因为,他是一个老人。

老人从他的面部表情上,看出了他的疑问,老人说,我睡不着觉,所以出来走走。停顿一下,又说,我不是睡不着觉,我是睡了一会就醒了,我得出来走一走,不然的话,我就睡不下去了。夜里街上没有人,我习惯在街上遛达遛达。然后再回去睡,就能睡到天亮,睡到明天去。

他重新拉开已经摆好的椅子,请老人坐下。

我不习惯的,老人说,我不习惯你这里的——是西式点心吧。

他知道事情就应该是这样的。老人是恋旧的,老人习惯了一种生活,不再愿意去适应另一种生活。就像从前,他在美国的时候,父母在中国,后来母亲去世了,他希望父亲能够去美国和他一起生活,但是父亲始终没有去。

他点了点头,其实他也知道老人不是因为饿了才进来的,他端来一杯白水给老人。老人说,我一辈子都喜欢吃家乡的生煎馒头。年轻的时候,我在海城工作,每天下午,我都要到海城的点心店吃生煎馒头,可是海城的生煎馒头跟家乡的完全不一样,后来我就回来了。

为了生煎馒头,他说。

生煎馒头真好吃,老人说,你知道吧,后来我病了,病得很重,医生吩咐我不能乱吃东西,但我还是要吃生煎馒头,我不能不吃。

他忍不住笑了笑,同时也咽了一口唾沫。老人有时候就像孩子,贪吃而无节制。他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家里虽然不富裕,但父亲每天下班都会带半客生煎馒头回家,四个,父亲和母亲每人一个,他吃两个。这个东方的古老的小城里,几乎没有人不喜欢吃生煎馒头。

但是现在他却开了一间西饼屋。

已经过了十二点半,老人没有走,他也没有看钟。

有一阵他们都没有再说话,他们默默地坐着,他看着老人,而老人,则用心看他的店,看他店堂的布置、墙壁的颜色、桌椅的风格以及店里所有的一切。

外面街上,清洁工开始工作了。这条街本来是一个外来的农民工打扫的,但今天换了人,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妇女,她扫到西饼屋前,停了下来,朝里张望着。她是新来的,今天第一次扫过这条街,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店主,第一次看到这个老人。她站在路边上朝他们看了半天,脸上似乎有些惊讶和不解,最后她就带着一点疑惑往前扫去了。

老人继续着自己的话题。他像是在说给他听,更像是自言自语,自从老伴去世以后,我就得了这个毛病,睡到半夜就醒了,就得出来走走,我自己觉得,我好像在找她,找我的老伴,她是一个嘴巴很碎的女人,我一辈子都在嫌她啰嗦,结果她就惩罚我了,她先走了,我再也听不到她的啰嗦了。

她是,生病吗?他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