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春秋侏罗纪 > 默认卷(ZC) 第十一章 问鼎中原(公元前607年——前590年)

默认卷(ZC) 第十一章 问鼎中原(公元前607年——前590年)

第十一章问鼎中原(公元前607年——前590年)

公元前七世纪末期,重耳死后,晋灵公、成公二十年间(赵盾执政时代),晋国霸业中衰。那么,这个中衰时期,春秋的霸主又是谁呢。

晋灵公九年(公元前613年),江汉流域的楚庄王芈侣以声色冶游的方式,登上了他爸爸商臣(楚穆王)传给他的宝座。

一般新官上任三把火,窝囊的楚庄王上任,却装了三年孙子。这期间楚国事务都由大臣承包,楚庄王的主要任务是喝酒和听音乐。

他不听国政、日夜作乐,花了三年时间,坐在钟鼓齐鸣、竽瑟狂作的宫殿上,搂着进口的外国美女,欣赏各种乐器纷然杂奏,一片轰鸣。

楚庄王能听到的演奏乐器,当时已相当完备。实际上,楚国拥有全世界最发达、最先进的演奏乐器。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有编钟六十五件,编磬三十二件,逮鼓一件,悬鼓一件,鼙鼓一件,手鼓一件,小瑟一件,琴一件,筑一件,排箫二件,竽五件,等等,共计一百二十四件,可供一个庞大的乐队使用。楚的音乐如此发达,以至于后代,汉朝的乐器与歌曲,其实都是楚文王的延续。

并且这次出土的楚国编钟是超级国宝,分上中下三层,气势壮观,音量雄浑,从低音到最高音,总音域跨五个八度之多。专家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具备十二个半音阶关系的定调乐器,堪称古世界乐器之执牛耳者。

楚庄王还有一架“绕梁琴”,琴声袅袅,绕于梁间,循环不已,摆弄起它来,七日不听朝。楚庄王的“绕梁”,与齐桓公的“号钟”、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被誉为上古世界名扬四海的“四大名琴”。

楚庄王一边听歌看舞,一边痛饮,说:“有敢谏者,死无赦!”可是大臣们忍不住还是想劝他。伍参——即伍子胥的爷爷的爸爸,跑到殿上说了他那著名的“有鸟停于高阜,三年不鸣”的寓言故事。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从钟鼓间探出脑袋,回答说:“这个鸟的情况我知道。此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伍参磕了个头:“大王英明!”高高兴兴下去了。然而楚庄王照喝无误。

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大师认为,男人做事的动机除了性冲动,就是“渴望伟大”了。伍参的话正是从伟大入手,激励楚庄王。但是楚庄王另有苦衷。他刚一上台,年纪又小,力量又孤,面对复杂的国内政局根本不敢出声。当时的实力派人物是令尹,来自老斗氏家族,和老斗氏家的另外一个大夫斗克(楚庄王的老师,想升官,升得不够快,生气了,于是刺杀令尹未遂),还有楚庄王的另一个老师公子燮(这个是王族的,帮着斗克,因为他想当令尹,没当上,也生气了),拉起枪杆子互相对打,可怜的楚庄王只够资格做旁观者,甚至一度被后二者绑架,像小鸡那样被劫持出城,等到令尹胜利以后才得以归位。

武力如日中天的令尹,凭借着斗氏家族势力,跺一跺脚,楚国就要乱颤,可怜的小楚虽然名为大王,实为傀儡,他只能躲在酒杯中暗自观察政局,像那个歌唱的那样“总是弱不禁风一副孬种的样子”。但是,喝酒归喝酒,听音乐归听音乐,小楚两眼雪亮,心知肚明,偷偷寻找心腹人。

他打猎的时候看到有人刺了虎豹,就说:“吾以是知其勇也。”看到有人把猎物均分,就说:“吾以是知其仁也。”

到了三年的末期,又有人瞪着血红的眼珠子冒死进谏,逼楚庄王振作起来,这位王才犹犹豫豫地答应试一试了。然而这个倒霉的家伙刚要发奋图强,楚国却发生了大饥荒。戎族乘机攻击其西南境,贯穿楚国纵深,一直扎到湖北北部的今房县,进驻大林(湖北荆门)。另一部戎族攻打楚东南边境,进逼阳丘,侵入訾枝(今湖北枝江地区)。同时,庸国人带领群蛮从湖北竹山持械进攻,麋国人则带领百濮抢占楚地的选(今枝江一带)响应庸人,紧逼一百公里以外的郢都(湖北江陵)。楚国四境皆警,蛮族合聚闹腾,形势非常严峻,楚国北方靠近“巴尔干”的申、息两县,北门都不敢打开,生怕中原诸侯乘机破楚。

这些制造混乱的戎人、百濮,都是在楚国眼里,更落后的“群蛮”,由于楚国的强大而被压制在西南一隅,如今却兴风作浪。不过,楚庄王及时地利用了这个危难时期,他以抵御外敌为名,接触兵权,像现在的小布什那样,压制了国内的矛盾和各势力的不同声音,获得战时的独裁。当时楚国人准备逃跑,有一部分人建议向北一百公里迁都阪高(就是湖北当阳东北的长坂,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