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青春无悔 > 默认卷(ZC) §第八节 不可自毁家园

默认卷(ZC) §第八节 不可自毁家园

写下“自毁家园”这几个字,我的心情是很沉重的。在国家环保局和环境文学研究会的组织支持下,这十多年,我采访过上百个市县村镇和企业。听说来了作家,主人特意用被污染的水给我沏茶,含着眼泪说,“请你喝一口,那怕尝尝滋味再吐掉呢。老百姓天天喝的都是这种水!”还有朋友故意请我吃畸形鱼,那鱼身子是扭曲的,像麻花,他笑着说,“经过初步治理,马踏湖又有鱼了,就是样子长得还不好看。”没人想害我。他们无非是想通过作家的笔说几句话。

2000年夏天,河北省500多农民乘坐80辆拖拉机,带着孩子和锅碗瓢盆,到石家庄市来告状,被环保局的干部和民警劝阻于市郊,直到天黑,才由环保局长送他们回村——晋县总十庄。原来这里的20家“小染化”厂,严重污染了地下水,井水带有染料的颜色,不能饮用,连灌溉都不行了,浇到田里,庄稼就枯死。这不是一年造成的恶果。“小染化”把含毒的废液排入渗坑,十多年后终于“自毁家园”。市领导下了决心,依法关闭19家没有条件治理污染的“小染化”,同时集资60万元为受害民众凿3眼深井,解决饮水和灌溉,还把各处渗坑的污泥挖净,以清除污染源。环保局长写了《在惩罚面前惊醒》的文章,公开发表,以儆世人。平心而论,这还是处理得很坚决的例子。石家庄也是全国环保十佳城市之一。为什么早不处理?这主要是个认识问题,正如2001年召开的全国环保会议指出的,关键是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一家造纸厂就污染一条河”,哪位县长不知道?然而,“先致富,后治污”的错误认识也普遍存在。牺牲环境,求得经济的一时发展,后患无穷!我看过受污染的淮河,比一个村庄的损失大千百倍。

我连续3年对石家庄市治理污染的情况作追踪采访。那个被报告文学和电视剧大加赞扬的无极县,是我母亲的故乡,这也让我多了一分感情。且不说它的假药很出名,就说“小制革”吧,在82个村庄里有3万多人,使用3400个老式“转鼓”和含毒的红矾钠鞣制皮革,作坊就分散在村子里的各家各户,废液随地排放,满村流淌,树木枯死,庄稼被毁,严重危害村民健康,人人自危,一派萧杀景象。“小制革”的产值占全县乡镇企业的60%,如若按照环保法予以取缔,将给无极县的经济造成致命打击,且影响社会稳定。可是,任其发展,许多村庄也要自行毁灭了!我真佩服市、县环保局的同志,他们以发展规模经营的办法治理污染,先从“小制革”最多的牛辛庄开始,实施“转鼓出村,集中生产,共同治理”,投资120万元建污水处理厂,使其达标排放。同时推广使用新的鞣革剂,替代红矾钠,不仅降低成本,还提高了皮革质量。牛辛庄成为全市治理“小制革”的示范村,无极县的45个村庄这样做了,号称“华北皮革城”的辛集市,郊区875个“小制革”业也将这样做。我去这座“皮革城”采访,果然名不虚传,街道漂亮,许多现代化建筑物都是大型皮货商场,就是放到北京、上海,也是一流的。高贵的毛皮大衣一件就卖两三万元,各种箱包鞋帽应有尽有。然而,这新兴的繁华市场背后,却是污水横流、“自毁家园”的许多村庄!不能不让人痛心地问一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能持续发展吗?

石家庄,顾名思义,它原本是一个村庄。属正定府管辖。修建正太铁路时,官员不愿意让铁路经过文物很多的正定城,而把火车站设在了城南13公里的石家庄,结果变成了石太铁路。交通方便带来了好运,30年前的石家庄一条街,如今发展成200万人口的省会大都市。我去正定县参观国内最大的铜佛时,当地朋友还很惋惜,怎么就把历史机遇送给了石家庄呢?而石家庄的朋友认为,运气好,压力也大,作为省会,交通枢纽,又赶上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石家庄市(下辖17个县市)经济建设飞速发展,要想真正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好,才能求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他们正在大力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而且还有个“宁静工程”,就是控制市区噪声污染。市环保局有个20人的噪声监察队,凡是超过56分贝的城市噪声,包括商店、舞厅的音响,也包括街头老太太秧歌队的锣鼓噪声(高达110分贝,属于公害,严重扰民),一经居民举报,立即骑摩托车赶到现场,坚决依法取缔,没收响器,还要罚款。真见实效啊,住在石家庄,不论白天夜晚,都比北京清静得多。

北京也是全国环保十佳城市之一,有许多长处。石家庄市环保局的朋友对我说,他们派人前来学习北京保护密云水库等水源地周围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