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又打通了苏晓虹的电话,让郭丽与她直接通话,重述一遍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苏晓虹非常感兴趣,说凭借耳朵上的这个豁口,就可以缩小很多寻找范围。
下一期节目的最后,苏晓虹在电视屏幕下方的滚动条中打出了观众郭丽的寻亲广告,展示了她的小花布衣、儿时的照片和左耳朵上的疤痕。果然,很快就有听众从乌县打来电话,说这个郭丽特别像她失散多年的妹妹。
郭丽得知这个喜讯,立即买了火车票赶往江城。经过DNA比对,那名叫冯玉珍的女士正是郭丽的四姐,而且,郭丽一下子找到了四个姐姐三个弟弟。只可惜,父母已经在五年前相继去世了,他们临终时都念叨,对不起小五,如果不是当时家里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绝不会把她丢到孤儿院门口,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她,跟她说一句爸爸妈妈对不起她。
这期节目,冯家姐弟七人和郭丽及其三个哥哥都来了,郭丽是青山市优秀教师,她的语文教学以讲故事见长,这次在节目中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的故事,感染了现场和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
青山这边,“江城寻亲团”QQ群成员更是一片点赞。
在钟山和苏晓虹的共同努力下,“江城寻亲团”QQ群的成员又有9人找到了自己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青山日报“寻亲热线”栏目对此进行了及时跟踪报道。“寻亲热线”栏目因弘扬人间大爱,传递正能量,且报道内容生动鲜活,还被省记协评为当年的名牌栏目。
☆、第十四章 喜得千金
邱月月从江城回来后,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备孕。先是断了钟山的酒,搞得哥几个专为他安排的欢迎庆祝宴会都有些扫兴。邱月月自己则买了一大堆书认真研读,早早穿上了防辐she外套。
邱月月依然在日历上jīng心做着标注,这回不是每周标注,而是每月只标注那么三五天,这个时间段里的邱月月与过去判若两人,在钟山面前千娇百媚,好不温柔。其余时间,则每天早晨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测量体温,认真记录。半年下来,邱月月的肚子依然不见一点动静。去医院妇产科做了检查,也没查出什么子午卯酉,又去看中医,只说是宫寒,服了些中药,仍然不见结果。
又过了几年,邱月月已经过了40岁,即便是能生,也进入到高龄产妇行列。姐姐邱明明埋怨她说:“在该生孩子的年龄不生,过了huáng金年龄才开始瞎折腾,要不你抓紧时间做个试管婴儿得了。”
邱月月说:“不费那牛劲啦,一切随缘,怀不上就算了。你在医院里帮我留心一下,哪里有孤儿,领养一个也行,最好是个小公主,因为我们家已经有一个公子啦。”
这年chūn天,邱明明随省里的医疗队去四川抗震救灾,一走就是半个多月。
有一天,邱明明突然给邱月月打来电话:“月月,你不是想要孩子吗,我这里就有一个,父母都被地震夺去了生命,临死时用身体死死地护着他们三个月大的小女儿。小家伙能活下来真不易,我琢磨着,得给她找个好人家,对得起用生命保护她的亲生父母。你那么有爱心,所以我第一个就想到了你。”
邱月月边接姐姐的电话边流着泪说:“好好,你想得太对了,一定把这个小家伙带回来jiāo给我。”
邱明明问:“你不用跟妹夫再商量商量吗?”
邱月月说:“不用商量,他会同意的!这样的举动,也是对社会的回报。”
晚上钟山下班回家,邱月月已经做好了一桌子菜,摆上了红酒。钟山纳闷,问:“今天什么日子,搞得这么隆重?”
邱月月神秘地说:“告诉你个喜讯,我有了!”
钟山惊讶地说:“真的嘛,几个月啦?”
“三个月啦!”见钟山一头雾水的样子,邱月月咯咯咯地笑起来,“傻瓜!不是三个月大的胎儿,是三个月大的婴儿,我要当妈妈啦,我们要有女儿啦!是我姐姐,从震区帮我领养了一个地震孤儿,你不高兴么?”
事出突然,钟山听了半天,还好像在云里雾里,待终于理出头绪来,他坚定地说:“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宝贝,我当然高兴!不过我得提醒你,妈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你可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
邱月月信心满满地说:“没的问题!十月怀胎都省了,还不得把省下的力气加倍补偿给咱的小女儿。”
邱明明从四川回来时,果然抱回来个女婴,小家伙大眼睛水灵灵的,一头乌黑的头发,已经跟邱明明混得很熟了。
钟山给小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