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了然地点点头:“还好那就是几个校园混混。”
好学校的学生,再混,也都是惜命的。街头斗殴的食物链是: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学校混混顶多就是个横,吓唬吓唬也就走了。要是拿着大砍刀的社会盲流,她一个人还真对付不了。
男孩小心翼翼地瞥了见义勇为的热心女士一眼,喉结滚了滚。他想问你一个女人在这么黑的胡同里跑步不觉得危险?但想到人家那一手漂亮的功夫,又把问题咽了。能一下子制服三个人高马大的男生,还有什么胡同不能自己走?
女人丝毫没有察觉身边男孩的小心思,看他不说话,以为是吓到了,于是继续主动找话题:“你上高几了?”
男孩嗫嚅了一下:“高二。”他开学就要高三了,但是暑假补课还是习惯性地说自己高二。
女人顺着问:“几班?”
男孩很警惕地看了她一眼,不肯回答。
女人笑道:“我都多大的人了,你怕我告老师?我也在三中念过书。物理老师杨聪明你知道不知道?说话一口苞米碴子味儿的那个。我原来特别喜欢他的课。”
男孩踢飞一粒小石子,低着头说:“杨聪明谁不知道?火箭一班的班主任。我听说他只带火箭班。”
女人点点头:“听他的课老带劲儿了。本山大叔的小品似的。一天下来觉得俺们那班都四东北银儿。”
男孩被她惟妙惟肖的东北口音逗乐了,终于脱去紧张:“我们学渣哪有机会听他的课?班里老师都是二十多岁的小年轻,来锻炼的。”
女人马上明白:“十九班还是二十班?你和那三个人是同班吗?”
三中每个年级有二十个班,前三个班是理科火箭班,按成绩进的,每学期期中期末还有滚动。考进年级前一百五的滚进来,掉出前一百五的滚出去。四班是文科火箭班,滚动同理,不过只有五十个人。五到十八班是正常的线上学生,也没有滚动。十九班二十班是艺术生、体育生和有钱的纨绔子弟的大杂烩。十九班是理科班,二十班是文科班。学校对这两个班的要求是:不求成绩好,只求不惹事。那三个堵人的学生一看就是这俩班的风格。
男孩摇摇头:“他们仨都是二十班的,混得挺大。他们班小邓也管不了他们。”小邓说的应该是二十班的班主任。
校门已经在眼前,女人点点头表示理解:“他们这次被我吓跑,下次还会找你麻烦。你可长点心,别再抄近路了。”说完话招招手,头也不回地跑走了。
男孩猛地反应过来自己还不知道救命恩人叫啥,忙在她背后喊:“你叫什么名字?”
远远传来女人带着笑意的声音:“红领巾。”
作者有话要说:我被炸号已经炸得没脾气了。以后打算搬家到其他网站。新笔名咄休,weibo不纯写手喵三思。企鹅群810572604。我们下篇文章见。
☆、第二章 新生
高二升高三的暑假,补课无休无止。好不容易给一周假期喘口气,还没把缺的觉补回来,学校又毫无人性地开学了。
一群高三学生顶着黑眼圈,背着硕大的书包,迎着早上六点的冷风无jīng打采地进校门的时候,一个女生引起了穆丹青的注意。
和大多数高三学生水洗得有点褪色的旧校服不同,女生穿了一身簇新的高三校服。她扎着跟羽毛球差不多长的高高的马尾辫,背着一个硕大的迷彩书包,跑步进了校园。
穆丹青背着一只画夹,手里拎着像死狗一样软塌塌的瘪书包,小跑着想追过去看一眼女生的脸。女生的书包看上去很重,但是步伐十分轻盈,跑步看似不紧不慢,但实际上速度很快。穆丹青直跑到高三教学楼楼梯口,终于把人跟丢了。
暗暗自嘲了一下自己一个十七岁的男生每天在教室坐到半瘫痪,跑两步都觉得喘,穆丹青把死狗书包甩到肩上,吭哧吭哧爬了四层楼。踩着铃声进教室的瞬间,他非常惊讶地看到看到高马尾的女生已经坐在最后一排,在翻书包。
女生似乎感受到他的目光,从书包里抬起头来,手里拿着一本簇新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很和善地冲着穆丹青笑笑。
穆丹青的座位原本是在第四排,但看到“救命恩人”,主动走到她身旁的空位,伸出一只手:“红领巾你好,我叫穆丹青。”
女生把手里的大厚书扔在桌上,很礼貌地伸出右手。握手的时候穆丹青能明显感觉到她手掌里的茧。她很友好地回应:“红领巾不敢当。叫我楷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