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生的待遇和大学生能一样啊?
郁妈这个问题特别现实,也是大家伙儿都关心的,领导听了不嫌烦,耐着性子给说明了一通——
“咱们国家正面临人才断层,各行各业急需要人才,大学生显得尤为珍贵,不仅毕业以后包分配岗位,上学期间也有诸多照顾。首先呢,大学生是不用jiāo学费的,也不jiāo书本费,只需要准备生活开销。假如农村学子家庭贫困,就连日常生活都有困难,可以申请困难补助,特困生每个月能领十八块钱,一般贫困也能领十三,这个钱是国家资助你的,不需要还,你只要好好读书毕业之后为咱们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这样就对得起国家对你的帮扶了!”
一段话下来,全场哗然。
不jiāo任何费用国家还反过来给发钱?有这种好事卧槽啊!!!
先前放任家里孩子由着他们荒废学业的悔得肠子都青了,说痛心疾首也不为过,这种事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以后简直缓不过劲儿来,脾气bào躁的真忍不住想冲回去揍人!
那死孩子,还说什么没考上才好,没考上能给家里省钱,考出去一个多大开销?
结果呢,听听人家领导说的!
只要考上大学就等于走上康庄大道了,什么开销?啥费用不jiāo每个月给十几块还不够你花用?这要是不够你还能是去读书的?
啥都不说了,明年复习一年,这之前先揍他一顿!
要说全场震惊也不对,郁夏是挺意外的,她知道这年头人才稀缺,但没想到国家给的福利这么好,好得超乎想象了。
至于郁chūn就很淡定,这些事她知道,上辈子她上的大学很一般,不是什么重点,福利还是享受到了,国家对大学生一视同仁,最多不过拨给重点大学的奖金和补助多一些。
要说真是命运的巧合,上辈子郁夏是优秀,也没优秀到各大院校抢着要的地步。公社高中教育水平有限,她在这一片分数高,放去市里兴许都排不上。就算这样,在很难才能考出去一个的农村,她属于顶顶争气了。
当时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郁夏想去读,但是家里条件差,郁爸断着腿得有好长时间不能下地,郁妈就是抹眼泪一个人顶不起家,郁毛毛人还小……在郁chūn不让步的情况下,郁夏上后山哭了一场,回身就把通知书撕了,撕了也是怕自己回头又后悔,不想留余地。
那时候没有领导来发奖金,对上大学这回事他们也抓瞎,当时郁chūn倒是说了两句好听的,大概是说连她那份一起努力,读出名堂来一定拉拔妹子,然后就收拾包袱带着钱出了门。
郁chūn上了四年大学,开销不少,一来她好脸面,心里有点小虚荣,二来是入学没多久就喜欢上同校一个男同学,对方是城里的,家里条件不错,郁chūn为了让他注意到自己也用了很多jīng力在收拾打扮上。
当时为了省一张火车票,郁chūn是独身一人去的学校,家里没陪。本来,在她了解到大学的真实情况之后可以写信回来告诉妹子,让郁夏复习一年,来年再考,不用担心开销。那会儿郁夏还没同高猛谈恋爱,也没结婚,无需考虑家庭……
她的确犹豫过,犹豫过要不要说,后来想到说了要在从家里拿钱就不容易,郁夏要是学习好年年拿奖学金她更尴尬,所以就黑了心。
得有四年时间,大队上只考出郁chūn那么一个本科,直到第五年才考出第二个,这时候,事情就兜不住了。人家老娘找上郁妈,问她国家政策这么好,当初咋不让郁夏去读?郁夏那孩子最聪明,她真是被耽误了。
郁妈气病了一场,回头bī问郁chūn,郁chūn还说政策年年都在变,之前高考总分四百,现在都改六百分了!还让她妈少听点挑拨,人家是没事找事扎她心来的。
这个情况郁夏也知道,乍一听说肯定气愤,气过了就释然了。那时她已经有家庭,刚结婚的时候同婆婆有些摩擦,后来互相包容嘛,也就融洽了。她生活挺好,不管还能不能考都没想过丢下丈夫去进修。
八十年代政策放开之后,高家投入了一笔钱,包下生产队上的大池塘养起鱼来。当时做这个的不多,鱼养成之后拉进县里很好卖,他们在两三年间又发了一笔。
这点子其实是高猛瞎琢磨的,怎么操作是郁夏看着农业书籍一点点摸索的,做成之后,高猛觉得两兄弟全扑在这上头多余了,就从赚的钱里头抽出一笔作为启动资金,养鱼这个活直接让给他哥,跟着就带郁夏进城去做起别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