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他的决定,不便置喙,只对青岚解释说:“李三与他兄长是同母异父的兄弟,因误会起了争执……他兄长其实很惦念他。”
青岚道:“猜也是这么回事,会多劝着他。”
笑着道:“这兄弟都是犟脾气,不见得听劝……李三自小孤单,没什么朋友,拜托好好照顾他,有事常商量着他。”
青岚坦率地说:“嫂嫂放心,他是当家的,自然对他好。”
暗笑自己多事,家是两口子,青岚必定对她夫婿好,还用得着提醒吗?
皎洁的月光透过薄纱窗柔柔地洒chuáng前,青岚因一路奔波劳碌很快就睡了,却越躺越清醒,全无睡意。
很想跟刘成烨单独聊聊,可总是找不到机会。
才见面又要分别,刘成烨郑重地对说:“现的生活简单又平凡,很适合……青岚对极好。”
青岚依他身边,笑意盈盈,“嫂嫂放心吧,们回去了……对了,代问大哥好。”
刘成烨神情一僵,随即笑了笑,钻进马车里。
望着马车远去的方向发呆,墨书走过来,嘲弄道:“都看不见影了,进去吧。”
叹口气,进了院子,道:“回去让钱多告诉徐少辛,下次运粮时给他们捎点东西来。”
墨书淡淡地“嗯”了声。
又问道:“会告诉皇上吗?”
墨书探究般看着,反问:“说呢?”
被他锐利的眼神盯着,有些心虚,却qiáng硬道:“告诉又如何,他也不能把怎么样,怕他作?”
墨书冷面上露出一丝笑,“普天下的女子,也就敢这么说。”从怀中掏出张纸来,“不告诉皇上,这就着落身上。”
定睛一看,竟是张清单,上面写着稻米谷物若gān、棉花布匹若gān,还有什么笔墨纸砚之类的,足有二十多样,写满了整整一张纸。
字体歪歪扭扭,像出自乍学写字的孩童。
“是六殿下写的?”问。
墨书笑道:“嗯!他说跟嫂嫂不必客气……九月之前要送到,山上老老少少二百多口,没粮过冬。”
指着最后一行的《幼学》、《百家诗》问:“要这些gān什么?”
墨书嗤笑道:“孩童启蒙,又不是没读过?”
被他噎得说不出话。
他随即解释,“山上有十几个孩童,他要教他们读书……还说要教出个状元郎……瞧这些,都是江南的种子,他想试试这边能不能种。”他指着几种谷物的名字。
释然,刘成烨是有打算的,他不会一辈子当山贼。
转天再见到苏嬷嬷,委婉地问她:“这里也没什么亲,伺候二公主的也都不见了,不如跟去中原?”“不见”两个字特地加重了语气。
她无谓地答:“那个死鬼还留这……这些年他一个那边定是孤单得很,奴婢早该去陪陪他了。”
原来,她并非不知回鹘王的打算。
她选择陪她夫君,不好再劝,只沉默着,却听她柔媚地道:“公主如此心善,便是不想学,奴婢也得教教公主。”
稍愣,就明白她的意思,想了想,问:“二公主私奔是不是跟有关?”
“嗯……有那么点关系。王想把二公主许配给阿扎姆部落的首领,二公主嫌那年纪大,不情愿,正好她对身边的侍卫有情有意,奴婢就撺掇他们趁出宫游玩的时候跑了。”她得意地笑笑,“少年夫妻才有情趣,二公主年方十六,那首领年纪比王还大……中原的皇帝会不会也是个老头子?”
急忙摇头,“不,不知道,没见过。”
她笑道:“若是个老头子,公主也趁早开溜,反正也不是真公主,中原皇帝即便要也找不到头上。”
“扑哧”一笑。
倘或真的跑了,刘成煜会怎样?
不敢想。可知道,舍不得他,尤其回头想想,他煞费苦心筹划们的未来,如今成败此一举,怎么能撇下他不管?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宁河待了近一个月。已初步学会了回鹘的日常用语,请安行礼打招呼都没问题,可再多聊就不免露马脚。
墨书说,回鹘王已启程准备往盛京去,过两日会经过宁河县,届时们悄悄加入他的仪仗即可。
已经六月初了,照着来时行路的速度,到盛京还得一个月,也不知刘成煜是否还记得他说过的话——会城门口等。
两天后,们按期启程。
夜里驿站歇息时,见到了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