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46章 淡烟流水幽清晨

第46章 淡烟流水幽清晨

纪绪的衣袖抬头说道:“大姐不喝酒的。”

纪绪摸了摸暮羽的脑瓜,说:“关键你们三个小孩子都不喝酒,老师又喝不了那么多,提着干嘛,怪累的。”

清婉说:“还是让我去吧,最起码有人陪你喝酒。”

纪绪问:“青云说,你不是不喝酒么!”

清婉道:“他一个小孩子,怎知道大人喝不喝酒。”

纪绪还是坚持说:“想喝,你就自己喝,这不,酒肴车上都有。”说罢,便提起食盒,有才提着酒,领着仨小孩,转身走了。

走了不几步,纪绪又回过头来叮嘱:“大姐千万不要离开车,好好看着,不要让他人给把车偷走了……”

“知道啦!你们可要早点儿回来。”清婉也喊道,“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纪绪也回头诡异地一笑:“姐姐在车上无事,便可以多吃些酒……拚却明朝永日醉,梦卧画堂一枕春……”

清婉看着四妹跟着纪绪欢快地走远,心里十分地落寞。她随即把目光投向别处,满眼都是些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上尽情游玩的姑娘……目睹着春色已到远山,四周更是一片碧绿……

清婉把身子退进了车里,嘴上骂道:“这个坏小子,干嘛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看车,你们倒出去玩得高兴!再说了,这辆破车,谁稀罕偷呀?如此多的俊男靓女,偷人多好……”正在谩骂与沮丧,就听有人在车窗边轻轻地敲了三下,接着有人便问:“大姐,车里有酒卖么?”

这声音,如此地熟悉……

————————————

注释

[1]寒食节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1)寒食节的由来

远古时期: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春秋时代: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

这段时间,《重耳传奇》正在热播,寒食节的来历便是介子推与重耳之间发生的事。

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人。当时,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妃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后,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害怕被除掉,因此逃亡。

重耳避难奔翟,追随他的贤士很多,介子推便是其一。

逃亡路上,重耳经常的忍饥挨饿,有一次快饿晕过去了,介子推便把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吃了。重耳得知之后,非常感动,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一定报答介子推。

经过十九年的逃亡,重耳终于当上了国君,为晋文公。

由于周室内乱,晋文公忙于勤王,未能及时行赏,介子推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去请赏且认为自己忠于君王是应该的。当他看到一些没有追随晋文公逃亡过的人争先恐后的去请赏的时候,介子推很气愤,鄙视他们,因此辞官归隐,成为不食君禄的隐士。

晋文公得知介子推的心思后,觉得自己忘恩负义了,因此去寻介子推,要奖赏他。可是,介子推不愿出现,躲在绵山不出。晋文公亲自带人去绵山寻访,可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难寻。晋文公没办法,身边有些小人便提议烧山,逼介子推出来。山是烧了,还烧了三天,可介子推却没有出现。

后来,晋文公等人在山上的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一对母子的尸骨,他们正是介子推和自己的母亲。

晋文公悲痛万分,在尸体前哭拜,然后将他们母子二人安葬。

晋文公在介子推脊梁堵住的柳树树洞里发现了介子推的一片衣襟,上面题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后来,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这一天,在晋文公纪念介子推之前,叫做“禁烟节”、“冷节”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