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面将贴出尾声,后记,和最后的番外。
-
【红罗炭紫禁城内炭炉中烧的木炭,是最优质的“红罗炭”,即白炭。这种炭由涿州、通州、蓟州、易州(河北保定境内)及顺天府所辖的宛平、大兴两县用硬实木材烧制,硬木实沉致密,生长一般四五十年,多达上百年,比如做家具的榉木,榆木等,用硬木作炭,是非常奢侈的,更高档的硬木包括花梨木和紫檀。白炭无烟,不易燃,难熄灭,焚烧持久,不爆裂,制作和贮存都十分讲究,一盆炭可以燃烧一个昼夜,即24小时。
-
成炭以后,运送到西安门外(今称此地为红罗厂)存贮,按尺寸锯截,盛入涂有红土的小圆荆筐,再送入宫内使用,所以名为“红罗炭”,就是说装炭的箩是红色,而炭是白色。红色,在古代象征高贵的地位,比如紫禁城的朱墙,比如我的用名“红篆”。红罗炭除皇帝以外,都限量使用,皇太后夏20斤,冬40斤,皇后夏10斤,冬20斤,皇贵妃余人按品级递减,到贵人只有冬5斤,贵人以下就不能使用了。其次便是用黑炭。夏天用炭不是取暖,而是煮饭烹茶烧水等(各宫小厨房用)。大家都知道,后宫妃嫔怀孕,她的炭火分例立刻就会提高。而皇帝喜欢谁,也会加多炭火的赏赐,这是当时宫廷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标。
-
据传,木炭在室内焚烧的一氧化碳中毒可能是幼年皇子女夭折的一个主因。成人不会总待在屋内,那些照看皇子女的乳母,如果觉得憋闷了,可以到室外透透气。而那些襁褓中的龙子龙孙,恐怕是没人敢在大冷天把他们抱到室外透风的,只能长时间处在一氧化碳的毒害之中,导至夭亡。古人缺乏我们今天的知识。
-
【香饼是清宫焚香专用的炭饼,一般用在提炉和天地大供,即熏香和祭祀。其等级还在红罗炭之上。香饼是以硬木炭,黄丹,芒硝,锭粉,针砂,枣泥和糯米浆配置而成的焚香用物。香饼用的硬木炭是硬木炭里的极品,叫做羊胫骨炭(细炭)。香饼绝不会爆裂,泛有银光,自宋代即为香中极品。
-
词作者【孙光宪,五代宋初词人。字孟文,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出身农家,少好学。唐时为陵州判官。天成初(公元926年前后)避地江陵,后事南平三世。累官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中丞。公元963年(乾德元年)归宋。入宋后,授黄州刺史。《花间集》称孙少监。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校勘抄写,老而不辍。著有笔记《北梦琐言》。工词,《花间集》和《尊前集》录其词凡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
-
【历史原型乾隆二十六年时,浙江巡抚是莊有恭,闽浙总督是杨廷章。
-
根據《撥用行文底檔》的記載,高宗【福貴人、寧常在與容妃一樣都是由外膳房南房提供羊肉菜餚。儘管在道光二年才正式禁止身為回子的上三旗包衣參選內務府選秀,但乾隆朝只在乾隆二十五年特旨引閲回子佐領裏十二歲或以上的女子,充作和貴人(即后来的容妃)位下的侍女。由此可見,身為回子的福貴人和寧常在很大機會是和貴人推舉為妃嬪。乾隆二十八年十月初三日,將容嬪位下的宮女封為福常在;十月二十五日又將容嬪位下的宮女封為寧常在。常在之上是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