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鲜花盛开的村庄 > 第四十一章 志趣相投,拆家儿子上线

第四十一章 志趣相投,拆家儿子上线

田蓉蓉料到会是这么个结果,也不气馁,站在院里想了想笑了,既然做不通郑孝诚的工作那就去找郑秋风,她相信,郑秋风再浑也不会不讲道理的。

田蓉蓉知道,郑秋风和老主任闹掰了,最近听说他在村后山坡的荒地上搭了一个窝棚,自己一个人垦荒呢,非要试着种植什么金菊花不可。

田蓉蓉就顺着山坡土路一瘸一拐上了坡。

郑秋风已经在山坡上开垦出来了约莫一亩地,里面也已经种上了菊花。此时,正在地里除草呢。

田蓉蓉手搭凉棚看着这片荒地,心里估摸着大概的亩数,这荒地约有一千多亩,要是可以利用起来,将来没准是个可以让齐家善村另有一番景象的风水宝地。想到这儿,田蓉蓉的心里不由得又对郑秋风充满了佩服,她只是在考虑村里那些荒着的地,地少分散形不成规模种植,她咋就没想到,还可以利用这片荒地做文章呢?可见,郑秋风是下了功夫的,他比她更了解齐家善村。

田蓉蓉走到跟前,对低头干活的郑秋风道:“整天见不到你人,躲到这来了?”

郑秋风抬头看了一眼她,没有说话,继续除草,过了一会儿才道:“说吧,啥事?拆了田叔的房,咋?下一步要拆我家的房了?”

田蓉蓉闻言笑了,也不反驳:“对哩,你家的那个压面坊。”

郑秋风手下做着活儿嘴里说道:“哼!那你找我爸说去,跟我没关系。”

“你爸反对。”田蓉蓉说。

“那我管不着。”郑秋风回答。

田蓉蓉见谈不下去,遂转移话题笑着说:“你这菊花长得不错。不过,要想让这片荒地上都长满这菊花,还要对这片土地做一个土壤分析呢。这片地我看坐北朝南,阳光不错,下面就是黄河,未来如果大面积种植,水应该没有问题。”

郑秋风冷笑一声:“大博士,别打官腔了,说点实的。”

田蓉蓉笑了:“白河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东经103度至105度,北纬35度至37度,位于黄河上游咱省的中部地带,气候在中国气候区划上为中温带半干旱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6到9c,年降雨量180到450毫米之间,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属东南季风气候西北部边缘区,年蒸发量达1500至1600毫米,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我觉得,咱村种花……可行。”

郑秋风听到这一番话后,一张冷脸才有了一丝转变,笑了一下嘲讽道:“书背的不错,是这个理儿。”

田蓉蓉见郑秋风缓和下来了,遂道:“哎!你真打算在这里种花?”

郑秋风见田蓉蓉问,点头认真答道:“当然了,我把种花和种粮食蔬菜做了比较,种花不仅比种粮食蔬菜收益大,关键是,它还比种粮食更节约成本。咱村这片荒地,如果可以善加利用,那这片荒地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村原有土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一倍以上。我算过一笔账,种植这种金丝菊花,如果是摘大花的话,一亩地就是两千斤,大花是一斤两元七到三元、三元五不等,含苞待放的小菊一斤六元到七元,只要保证水肥充足,其它的不用太过操心,如果务好了,每亩扣除种植成本和人工费用,净利润在原有基础上可翻一翻。你说,咱村要是都种花了,那前景该是多美啊。”

郑秋风一说到种花,话就多了起来,完全忘了之前和田蓉蓉的对抗,变得健谈和爽利起来。

田蓉蓉被郑秋风的话打动了,她认真地听着郑秋风的每一句话,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思路都清晰了起来。对呀!为啥总是围绕村原有土地打转转,就不知道多动动脑筋,在这片荒地上做文章呢?未来如果试种成功了,那齐家善村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经济,要是不出所料,田蓉蓉猜测,这方圆几百里都是一个土壤结构,如果试种成功了,那不仅齐家善村有了脱贫致富的门路,其他村的闲散土地也能大面积利用起来种植菊花,形成合力,还能带动起县域经济发展,那未来将是啥景致啊。

田蓉蓉把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了郑秋风,她看到,郑秋风的眼里和她一样,迸发出了火一样的激情,两个人瞬间觉得距离都拉近了。

田蓉蓉决定,帮助郑秋风来实现他的种花梦想!

她拿起锄头刨了一下地,弯腰捧起一把土说:“这土我拿回去,到农科院做一下土壤分析,如果这荒地适合种植金丝菊花,那咱就马上着手推广。”

郑秋风点头,表情淡然地说:“也行吧,我先种着,这一亩地就是我的试验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