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停在了一个小区门前,王海滨感觉像是一所学校的家属院。在林青雅的带领下,他们到了九号楼二单元三楼,她按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一位六十多岁容貌和善的妇女,见到林青雅便问到:“人来了?”
林青雅把王海滨从门边拉到门前:“来了,就是他。”
妇女打量着他笑着说:“到家了,别站门外了,赶快进来吧。”
王海滨很是纳闷,到家了,谁家?
这时,厨房走出一位年近七十的男人说:“海滨吧?快坐,饭马上好。”
王海滨一时不知道怎么称呼两位老人,回头轻声问到:“这二老谁呀?”
林青雅在他身后抿着嘴在笑。
妇女说:“肯定是青雅在捣鬼,没告诉小王情况。”
林青雅继续笑着说到:“海滨,别紧张,这是我爸妈家,这位是我爸,这位是我妈。”
“伯父伯母好。”王海滨赶忙问候到。“来的太急,初次登门,也没准备礼物,实在抱歉。我……。”王海滨的腿有点发抖。
“爸,我给你帮忙,海滨你陪我妈说说话。”林青雅说着跟着林父进了厨房。
林青雅的母亲何越珊拉着王海滨做到沙发上,亲切的问到:“海滨,什么时候到杭州的?”
“下午到的。”
“青雅没领你转转西湖?”
“转了,三潭映月。”
“你以前来过杭州吗?”
“来过,我妈是绍兴人,每次探亲都路过杭州。”
“欧呦,还是老乡呢。绍兴哪里的?”
“兰亭。”
“好地方,我有个娘家姐妹就嫁到那里了。”
何越珊和王海滨聊的很投机。
“海滨,快去洗洗手,开饭了。”林青雅端着菜说道。
“卫生间在这里。”何越珊给王海滨指引着。
大家落座,林父说到:“海滨今天来了,一定要喝杯酒,到了杭州习惯喝我们当地的老酒,女儿红,你行不?”
“我没问题,今天好好陪您喝几杯。”
“这才对嘛,来满上。”
趁着老林倒酒的功夫,王海滨小声问林青雅:“你不是说是有接待工作吗?怎么跑你家来了。”
“就是接待工作呀,接待你呀。”
“那你早说呀!”
“早说你敢来吗?”
“你俩嘀咕什么呢?青雅你也倒上,陪我喝一杯。”
酒满杯,林乐怀举起酒杯郑重的说:“今天,这第一杯酒,首先是欢迎海滨到我家来做客。第二,是要答谢海滨对青雅和朵朵的救命之恩。海滨,叔叔不多说了,先干为敬。”
三杯酒后,王海滨问林乐怀:“叔叔听您口音,不像是本地的。”
林乐怀说:“我祖籍山东菏泽,十五岁那年随父母调动工作到了杭州,后来遇到了青雅的妈妈,也就在杭州工作扎根了。”
“这样呀,叔叔那咱们是老乡了,我祖籍是山东齐河。”
“听青雅说,你是陕西的吗。”
“我土生土长在西安,和陕西的感情深,口音习惯都偏陕西。但祖籍是山东人,我爷爷是解放前从山东逃难到陕西的,老家我回去过一次,在黄河边,印象蛮深的。”
“要么说我们山东人是好样的,该出手时就出手,咱们三个山东老乡,再碰一下杯,干。”林乐怀高兴的说着,又一饮而尽。
“我和阿姨也碰个杯,我也算半个浙江人。”王海滨双手端着酒杯,敬向何越珊。
“阿姨不能喝酒,就拿果汁代替了,来碰一个。回去一定替我代问你爸妈身体好。”
王海滨的到来,林青雅提前做了准备,她明确的告诉爸妈,王海滨的身份是她的男朋友。为了让父母更了解他,能接纳他。她还让婆婆王新屏专程给父母打了电话,讲了他的情况。
但是,就第一面,不到一个小时,曾经都是教师工作的父母就开始不把王海滨当外人,随心的聊起家常琐碎,如此的投缘,又是林青雅没想到的。
晚饭后,王海滨干净利落的打扫好餐桌,又和林青雅一起开始洗碗。
林乐怀看着两人的背影对何越珊说:“有点像我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个会过日子的人。”
“你年轻的时候,哪有人家海滨帅,要不当年我妈怎么一直不同意。你也就是这两年,我心脏做了支架,才开始勤快的,以前还不是我伺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