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二道:“首领放心,齐二知道分寸。”他回想刚才身披大氅、假冒王老贼之人的叫喊,认定那人正是闯门不成后来又狠狠踹他的元凶。
卢仕镒对另三人道:“你们仨跟着齐二,其余人随我回桃林,一路注意搜索。”
卢仕镒等人刚刚驶离,齐二等人开始清理道路。此时因为人少,他们只需清理出容一匹马行进的路面即可,比起方才两次还快了一些。
齐二本以为很快能再次追上,但三四里后仍不见目标踪影。
他勒住缰绳细听,却听不到马蹄声,冷笑道:“小兔崽子们肯定躲在某处,咱们往回搜,重点是树林、沟渠、房屋等。他们藏个把人容易,能藏住四匹马才算真本事。”
回行约二里路时,一位同伴忽然遥指道:“肯定是那里。”
齐二抬头望去,只见道旁一棵大树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歪歪斜斜写着“渡口”二字。
齐二等策马来到木牌处,下方果然有一条仅二三尺宽的小道,牵马勉强可以通过,骑行则会掉入两旁田地,故而刚才经过时没有留意。
他们没下马便看见小道上的马蹄印和人脚印。再往前望去,约百步处是一道河堤。
齐二首先下马,牵着马走上小道,还未行到河堤,已一眼看见几堆新鲜马粪。他按捺住心中的激动,继续向前行。
踏上河堤,眼前豁然开朗,下面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河,不知是八水1中的哪一水。堤岸约高丈许,略有些陡峭,想来刚才小兔崽子们躲在堤岸下,听见他们骑远后才过河。
远眺河对岸,与这边堤岸完全不同,是一片由沙石组成的河滩,绵延里许。河滩上除一些稀疏的树木,简直是一览无余。远处一片扬起的沙尘表明,小兔崽子们正在逃命。
眼光收回一些,见河面只有二十丈2,一艘渡船还搁浅在岸边。站立之处往下游约二百步是一座渡口,一架渡桥通往对岸。桥头处一座窝棚,应为收取过桥费而设。渡桥长约三四十丈,其中十多丈在北岸沙滩;桥面高出水面三尺,宽度仅容二人并行。
齐二走南闯北多年,知道长安附近水势与家乡大不一样。汛期未至时,渡船无法通过两边岸浅水,故渡口会搭起一座简易渡桥。通常以三四根木桩榫卯为桥墩,河中每隔丈余放置一对,上面平铺三四块厚木板做桥面,以此通行两岸。待汛期至而水势涨,再撤掉桥面、桥墩,恢复以渡船载人、畜、物过河。
齐二等人牵着马小跑着奔向窝棚,看见棚口站着一位船工,齐二掏出一把铜钱数也没数,道:“四人四马,足够了。”
船工还未回话,齐二看见桥头处缓缓站起一位身穿号衣却赤手空拳的青年。他后撤几步退到渡桥上,摆出防守的弓步,将桥面堵得严严实实。
齐二身旁一人笑道:“呦呵,又一个不知死活的家伙,想步驿馆那两个的后尘。”
青年握紧了拳,咬了咬牙,而是扭头向渡桥上稀稀落落的几位行客喊道:“要过桥的,动作都麻利点,马上要打架,要么赶紧过,要么等架打完。”
齐二也笑了,道:“好小子,现在还能为别人着想。冲这点,阿爷我饶了你,快让开!”
他看见对方的身体有些微微发抖,但脸上仍是一片坚决,口中道:“不!”
齐二止住笑,向一位同伴道:“看好马匹。”再向另一同伴使个眼色。
那同伴大吼一声,一个健步跳上桥面,还未发招,脚下木板却开始反弹,他站立不稳,几乎掉下桥去,幸亏一把扶住了桥墩。
对方却好像没受影响,齐二心道:这小兔崽子身形放的极低,双脚踩扣桥面,怪不得能稳稳站住,看来得我亲自出手了。
====================
1八水指的是围绕长安的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
2唐代的一尺约为现在的30.7厘米,一丈(十尺)约为3.07米;而作为长度的“步”为五尺(约1.53米),一里为300步(约4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