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全能鉴宝师 > 第48章 十砚老人

第48章 十砚老人

“沈师傅,小女子懂你的意思。”梁玢茹嘻嘻笑了笑,没等沈云峰反应过来她话里的意思,甩着两条大长腿蹬蹬蹬就上二楼了,很快蹬蹬蹬下楼把一杯泡好的龙井茶放在沈云峰眼前。

手里,还拎着一瓶苏打水。

沈云峰赞许地冲坐回原位的梁玢茹点点头,端起茶杯吹去上门的茶沫,徐徐喝了一口。

梁玢茹支棱着脑袋,眼巴巴等沈云峰继续说话。

“奇了怪了,这都快十二点了,店里居然再没有客人上门。”沈云峰放下茶杯,扫了眼门口,摇着头说道,“既然暂时没有生意上门,我就给你说道说道关于这个砚台的故事。”

梁玢茹嘴唇动了一下,想笑又没有笑,心说,门外有你沈大鉴定师亲手挂上去的“暂停营业”,有哪个不长眼的会进来啊!

“史书记载,清康熙年间,就今天苏市一条叫专诸的小巷子里,居住着一户以制砚为生的人家。”

沈云峰手指摩挲着眼前砚台,一边说道,“不同于其他作坊多是男匠工,这户人家制砚台的匠人,是一个叫顾二娘的女工匠。”

梁玢茹拧开苏打水,抿了一小口,安静地听着。

“顾二娘对于公公流传下来的制砚技术加以传承并创新,制出的砚台深受人们的喜爱,一来二去,口口相传,每天有许多文人雅士和书画家来到专诸巷,请她帮忙琢制砚台。”

“顾二娘常说,砚是一块石头雕琢而成,必须显示石头圆活而肥润的特性来,这样才能充分地展示镌琢的妙趣。如果打凿出来的砚台呆板瘦硬,不就还原了石头的本来面目吗?那还要雕琢切磨做什么?”

沈云峰喝口茶,看了眼认真听“讲”的梁玢茹,笑了笑,继续说道,“这位顾二娘,不单埋头深研技艺,自己还懂得取长补短,借鉴明代铸造的宣德香炉意趣,从中汲取制砚的创作灵感,以求在冰冷的石头上显现古代君子得高雅之风。”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后,顾二娘制作的砚台既古雅又华美,当时制砚的很多工匠根本没有办法与之相比,她也成为了当时闻名遐迩的制砚名家。”

梁玢茹举手示意自己有话要说。

沈云峰端茶抿了一口,点头说:“请讲。”

“沈师傅,热水我都给你添两回了,您是计划我新泡一杯的时候再说‘一寸干将切紫泥’吗?”

梁玢茹拧开苏打水,笑咪咪地看着沈云峰。

沈云峰顿时一阵尴尬,嘿嘿尬笑几声,放下茶杯说道:“这就到正题上了。”

梁玢茹矜持地点点头,喝口苏打水坐等沈云峰直奔正题。

“咳咳,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当时的文人雅士和书画家们都以能获得顾二娘制作的砚台为荣,于是一位痴迷于砚台收藏的书画家,就拿着自己在端州做官时得到的一块好砚石料,听闻顾二娘的盛名以后,千里迢迢从广西老家带着石料找到顾二娘,请她帮忙制作一方砚台。”

“这时候,顾二娘也上了岁数,基本不怎么亲自动作制砚了,但是见到这位书画家这么诚心,也是因为他带来的这块石料确实是块制砚好料,就很高兴地为这位书画家制琢了一方精美的砚台。”

梁玢茹捋了捋额头碎发,笃定地说道:“我敢肯定,这位书画家就是砚台上面的那位‘十砚老人’。”

沈云峰“啪”伸出大拇指,给梁玢茹一个赞。

梁玢茹矜持一笑,淡淡地接着说道:“听你这么一说,这位十砚老人的确是痴迷砚台,你想想,能让顾二娘这位大匠制琢出十方砚台的石料,那该有多大一块啊。”

“清康熙朝,从千里之外运一块石头,驴驮马拉的,那也挺费钱的。”

沈云峰才准备收回伸出的“大拇哥”,听梁玢茹这么一说,忍着差点喷出去的茶水,有心把大拇指换个角度冲下再给梁玢茹送过去,想了想,终于还是忍住了。

他只能暗叹,老话说的隔行如隔山,诚不欺我!

“那个,玢茹,你说的都对,就一点,我稍微地纠正一下。”沈云峰慢悠悠地收回“大拇哥”,挤出七分笑意对梁玢茹说道,“这位书画家辞官以后回到广西老家,用多年积攒下来的几千两银子买来十方古砚,珍藏在自家新盖的‘十砚轩’里,并自称‘十砚老人’。”

“哦,原来‘十砚老人’的称谓是这么来的呀!”梁玢茹假借喝水,掩饰着自己此刻尴尬至极的神色。

沈云峰自然也不再继续揪着这个话题“科普”了,趁着梁玢茹喝水的工夫,把砚台包好推到梁玢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