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潭村又来了一位新书记!
这个消息就像炸开了锅似的,在村里立马传开了。
此时,正是炎炎盛夏。
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以及年纪大的妇女,都围坐在村口的大槐树下,摇着手里的蒲扇闲谈着。
陈富贵媳妇磕着瓜子,边感慨道:
“咱们这个地方,都走了好几个书记了吧?”
“这不是很正常么?谁想在咱们这个穷山沟沟里一直待着,这不是影响前途么?”
李老汉猛嘬了一口大烟袋子,神色复杂的说道,好像对这种事情早就习以为常了。
有人应付道:“听说这次来的新书记,还是上面派来的呢!”
王奶奶听了,纳闷急了,紧张的连手上的活都放下来,
“上面来的?上面的人来咱们这干啥?这又不是学堂,来这受这份罪!”
王奶奶这话说的是话糙理不糙,加上她平时的好人缘,这话一出口,一旁的人便纷纷议论起来。
“说的是捏!我就奇了怪了,这不在城里好好待着,来咱这干啥?”
“还能干啥?不说了么?人家是来当书记的!”
“你以为书记就这样好当啊!”
有人嗤笑一声,不屑的接了句,
“依我看,这个新来的书记,恐怕也撑不了多久!”
有人无奈的摇了摇头,“那咱们村可咋整啊?难道就彻底没希望了?”
“也不能这么说,这还要看看咱们这个新来的书记怎么办了!”
李老汉说这话的时候眉头紧皱,有些出神,似乎在想着别的事情。
所有人听着这话,沉默不语!
莘庄县不仅是贫困县,还是深度贫困县,几百年来始终没有去掉“穷帽子”。
近年来也一直致力于脱贫工作。
而苏潭村又是出名的穷山村,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400元,虽然这里四面环山,风景秀丽,但因交通不便,耕地太少,没有其他资源可以利用,村民们生活贫困,常年靠政府救济勉强度日。
是远近有名的上访村、贫困村。
“荒山秃岭和尚头,倒流河水到处流。沿岸冲走河滩地,十年九涝不保收”说的就是苏潭村真实而无奈的写照。
这些年,也不是没有人响应国家号召来这扶贫,可不知怎的,别的地方都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苏潭村还是迟迟没点动静。
因此,苏潭村也被县里誉为“最难啃的骨头”!
要想凭个新来的书记,扭转苏潭村的现状,谈何容易!
镇政府办公处。
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出令人烦躁的叫声,像是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老旧的风扇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缓慢的转着,李光明正在一点点翻看着苏潭村近几年的情况。
他刚来到这个地方时,心情是那么的激动,那么的感到荣幸,身上每一处热血都在流动,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对建设好苏潭村更有信心。
但现在,看着页面上密密麻麻写着标注,都是近几年扶贫干部调研上来的切实情况,他越往下看心情却越发的沉重。
在党的领导下,响应党的号召下乡扶贫,这是他身为一个党员的认知。
他来的目的,就是要带领苏家楼的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可眼下到底该从哪里着手,突破口又在哪儿?
让他伤了神。
看来还得亲自深入基层,了解老百姓的基本情况才行。
李光明心事重重,一点也没发现旁边正有一双炙热的眼神,紧紧盯着他不放。
或许是屋里的气氛太过于沉静,望着李光明左手旁堆的一叠叠材料,张国强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的问道,
“李书记,您这么年轻,怎么会想着来咱这个村扶贫?这城里的工作不比这舒服啊?”
说完之后,为了避免尴尬,张国强还笑了笑。
李光明猛的抬起头,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望着眼前的人。
张国强长得虎背熊腰,是这个村仅有的认识几个大字的人,40多岁的模样,却长了一张老气横秋的脸。
他上身穿一件补过的白色衬衫,下身是一条灰色的确良长裤,或许是打的补丁多了,为了不让人看到,这才把裤脚卷到膝盖上。
被李光明这么直勾勾的看着,张国强内心有些发怵。
黝黑的脸“蹭”的一下就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