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这三百新科进士非但不会受到阻拦,反而会得到各大世家大族、权贵豪强明里暗里地帮助,只为那一件蟒服!
朱厚自然是清楚当今大明吏治的腐败是烂到根里的了,但这个根出自中央朝堂,也出自地方小吏。
朝堂重臣暂时自己还能压制,但那些“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官吏可就是无法无天,肆意妄为了。
从某种角度而言,此时的地方官吏对百姓的侵害更大!
而且收拾了这些地方上的“硕鼠”,等于斩断了朝堂上这些“猛虎”的财路,他们也不得不收敛起自己的利爪!
这也算是自己现在能够为天下百姓唯一能做的一件好事吧!
这是他朱厚给张璁的一份答卷!
朕知道!朕明白!既然你们心中有恨,那朕就让你们放手去做!
虽然无疑此举是将这三百进士放进火上烤,但真金不怕火炼,到底是珍贵的钻石还是卑贱的沙粒,朱厚很快就能知道了。
思虑片刻,朱厚接着高声开口道:“朕明白你们心中之忧,朕更清楚你们心中所想!
“大明不是朕一个人的!而是天下亿兆子民的!”
“如今有撮尔小吏正在鱼肉乡里!有九品县官正在欺压百姓!
“朕问你们,可有胆怯退缩之辈?”
张璁早已激动地面色涨红,双眼朦胧,闻言仰头高声呐喊道:“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学生愿以死报国!纵死不悔!”
身旁的一众新科进士闻言,仿佛回想起他们寒窗苦读之时便立下的宏伟志向,他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之时便立下的壮国誓言,齐声响应道:“学生愿以死报国,纵死不悔!”
群臣被震撼到了,不少人热泪盈眶,依稀间他们眼前浮现出了那个当初满腔热忱、矢志报国的自己,满脸羞愧地对自己喝道:“吾羞于立世!”
他们也曾满怀壮志!他们也曾满腔热忱!他们也曾矢志报国!
但他们没有坚守住自己的本心!
他们步入仕途后,面对这大明朝廷下的蝇营狗苟选择了妥协!选择了避让!选择了同流合污!
即便是朱厚此时也感慨不已,书生会误国,但那只是满嘴仁义道德的书生,只是程朱理学的书生!
不是眼前这批即将奔赴天下为民除害的三百壮士!
这就是大明的读书人!
这才是文人风骨!
顿了顿,朱厚悄然拂去眼角的泪水,语气温和地说道:“朕既然身为你们的君父!自然会为你们第一次上阵做好万全准备!”
“每名新科进士会有十名锦衣卫相随,既是保护你们的安危,也是监察你们的言行。
“朕授予你们调动地方军队的权力,但需得到随行锦衣卫百户的同意,圣监察御史的印章由他们负责保管!”
“稍后司礼监掌事太监魏彬会赐予你们一部小册《治安论》,那是朕于昨夜呕心沥血编撰而出。”
“里面包含着朕对于治国安邦的一些看法,既然尔等身为天子门生,那朕就要传授你们一些东西,不是学识上的而是为官为人上的,好好揣摩吧!
“你们虽德才兼备,但实战经验不足,赴任途中乃至上任之后,皆要精研此策,不可有万分懈怠!”
“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勦绝其命。今予维共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女不共命。御非其马之政,女不共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僇于社,予则帑僇女。”
“最后,朕再送与你们一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望诸生共勉之!”
杨廷和跪拜在地,听着朱厚慷慨激昂的演讲,心中腹诽不已。
这小王八蛋将好好的传胪大典变成了誓词大会了啊!
而且还引用《尚书》中的《甘誓》为这三百进士壮行!
真的是不学无术啊!
那《甘誓》是夏朝国君夏启出征之时所用的誓词啊!
他这个帝师闻言都觉得脸红!
不过你还别说,效果出奇的好。
这丹陛下的三百余名进士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恨不得立马为陛下效死。
想到这儿杨廷和也忍不住抬头望了眼高台上洋洋得意的圣天子,嘴角也不由露出了轻笑,或许这天下真的该让给他们这些年轻人了!
他不由低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