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见过我这么挨训的。我低头无语,跑上楼把《盗鬼经卷》抱了下来。把丢在葫芦面前。
爷爷说:“葫芦,这本书么,是我家祖传呢说,不过么,我早把你当自家人看待,你也可以瞧瞧呢嘎,不说出克就得了,帮的默默翻译哈(下),给要得?”
葫芦装作博才学的姿势,语调也就跟了上来:“爷爷,你放心嘎,好歹我把默默当亲小弟看呢,他不学好,我做锅锅(哥哥)呢也有责任。么,这本书么,我帮着翻译就行了!”
爷爷拍拍葫芦的手背说道:“那麻烦你皆了。“(“你皆”即云南方言惯用语,作“你”解)
“不麻烦,不麻烦,爷爷,我这哈(现在)就给你念念,给要得?”葫芦问了句,我爷爷gāo xing得连连答应。
现在的《盗鬼经卷》早被我和葫芦用简体字全部注解清楚了,爷爷不知道,瞧着葫芦摇头晃脑下就念了篇,乐得合不拢嘴,饭都不吃了。
“哎呀,默默,你瞧瞧葫芦,大呢学问嘎,人家见字就认得念了,哎哟,这jiu shi 初中生跟高中生的区别!”爷爷现在把葫芦当成神了,和教授区别也大着呢,我就被批到天桥底下去了。我默默也有今天啊。
葫芦把嘴闷到饭碗里偷笑,我在桌子底下踹了脚,他也没收住笑声。爷爷让葫芦往下念,这次葫芦可是边笑边念的,不过很快,他脸上的笑容就被书里的内容给掩盖了下去。
我知道葫芦念到了书中极其怪异的术技法则,想必也看了旁边注解的插图。那些插图基本都是人死的情形,又配合了天象地脉遗冢学说,再有jiu shi 魑魅魍魉变幻的技法和擒尸斗鬼的法门。
书中讲解得很清楚,以事例讲注,很像灵异小说,加上里面的图解,肯定能幻想出二的场景,用神太深,就会陷入里面的情节之中,就似身临其境。
当葫芦翻到第三页,葫芦边念,边失神,语速变慢,又透着紧张的语气。此页我清晰记得,第页说的无疑是会见鬼,寥寥数行字迹而已,注解就在第三页。
我早看过,被吓过次,这次可吓不到我了,我镇定地吃着饭,看着念书的葫芦,面无表情,虚汗把额头都淋湿了,听书的爷爷目光呆滞,微张嘴巴。我时好笑,估计我现在大吼声就能把他俩吓坏。
葫芦终于把书合上了,说道:“爷爷,咱还是……不不不……不念了嘎,我是外人,看这不hé shi !”
爷爷猛惊了下,紧张地说道:“改天念,改天念,吃饭,吃饭!”当下他两人重拾碗筷,扒饭不语。
我把《盗鬼经卷》拿了过来,直接翻到倒数第二页,里面说的意思,书中应该藏着样东西,这东西解释出来是个暗黄色的羊皮灯笼。
《盗鬼经卷》倒数第二页有云:恝置相脉,夼即墨距,籍书上下三分两纵匿龛,器緅,气即金光,为鬷亦烛是也,内囿天地外尘,璺影者鸤鸠点眸,方观不灭之形,非人,非神,皆数异类鬼祟,点葬之则,孳从祖龙,悬数点山,藏漆箱宝盒,对目分上下三分两纵,知深浅鉴四目二舍,若未天数,避忌讳,取之必祸,身终不弃,君思虑详全,烛之惑妖,生眸阴陟,近殿奉尊……
寥寥几行字,若真用文言文注释通读,恐怕也翻译不得周全。里面设置的是东南西北各方专业盗墓贼才能通晓,里面的字词用的都是暗语,用普通的方法根本找不出依据来。
我赶紧跑到楼上把装《盗鬼经卷》的黑漆箱子拿了下来。葫芦和爷爷不知道我要做什么,我惶恐不安地将箱子摆到桌子上,取了刀具来撬。
“默默,你整哪样,发现哪样bǎo bèi 嘎?”葫芦问了句,爷爷也追问:“默默咋个说,抽风嘎?”
我量算了箱子底部,依照上面所述撬开片箱板。接着款像是软皮制成的物件露了出来。
爷爷和葫芦凑上来观看,我把小东西取了出来。这是片很薄几乎半透明的双层皮囊,起初还是黑中透红,大概接触到空气,下就变成暗黄之色。
我把双层软皮囊放在手心之中,揉搓了几下还是柔软的,里面还是中空的。我取来根中空细竹棍,找到璺口,吹气---居然是枚羊皮灯笼。
羊皮灯笼只有鹅蛋大小,制作相当讲究:外面有几个血管形成的文字,我估计不可能是人为做工,应该是天然形成的。这并不见,干枯的血管能在皮上留下汇成的字迹,世间难得见。
灯笼收缩很像把伞的结构,底部有细细的金线,是收缩的机括,顶部有三个针眼小孔,应该是透气用的,至于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