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将来却有更深入,更详细的阐述,在此不一一细述,大抵都是“父子兄弟齐努力开创王家三房新纪元”的话,对王骖的安排也有了明确的定位,表示将全力支持王骖在军中取得最大的建树。
至于大伯,他就在云中好好的呆着吧。
王骖听了很不是滋味,虽然大伯强要他过继很使他不满,但大伯确实给了他许多关心和爱护,比在他生身父母那里得到的要多很多,很多。
所以,不满归不满,但还是不希望大伯不好的。
似看穿了王骖的心事,大哥王又说:“非我们不念亲情,实乃皇帝不容他。你是知道的,他素来和大皇子交好。皇上还是为了照顾咱爹的面子,才叫他呆在云中……他还是当他的大都督,权力和尊荣上并没有什么改变,只是一时间不准他回来罢了。”
听了这些王骖这才释怀些。
大哥还在劝着,外头又有人来报说张家三舅爷来了,王笑称:“快请。”
不一会,就从外面走进来位四十多岁的大叔,正是王骖他们的舅舅张家三爷,张揆。
不出意外,三舅爷也是来接王骖回去的。
这边三舅爷刚说完开场白,又有下人来禀:“南院五爷来了。”
王骖的太爷爷在光兴帝重整山河复皇朝大兴时出了大力气,在光兴帝时期风光得很,所居的宅子是百中挑一的好宅子,不仅地理位置占得好,而且很大。又因为前两辈时都是一枝单传,所以只到王骖父亲他们这辈才分了家。东西南北中五院。现在是中院是大伯家住,北院是四叔家住,西院王骖家这是王骖他们这一支。王骖祖父有三兄弟,东院是王骖二叔爷家的二伯,南院是三叔爷家的五叔。这两支都只有一个单脉。
王骖父亲跟王骖一样,也是个不得亲爹重视的,所以族中兄弟和他都不怎么亲近,只有这位五叔还与他有些来往。
这位五叔也是来接王骖归家的。
这阵仗,与古时明君请贤良出山匡扶社稷的架式有得一拼。
介绍了李九娘来认识,都对她的美貌很惊叹。
王骖本就有意回去,亲爹又摆出这般诚意,他也不好意思再矫情,麻溜的在一片欢笑声中朝京中而去。
从济县城到京城只有一百多里的路程,旱路和水路都有,不过旱路骑快马会快些。在五叔他们“你父母思念你久矣”的声音中,王骖选择了快马加鞭。
第44章:hold不住啊!
一百多里的路程,若一般的良驹要跑两个多时辰,但三色却只消一个半时辰就让王骖看到巍峨的朝阳门了。
牵上有马,李九娘仰头看着高耸入云的朝阳门上缭缭的紫、金交辉中夹杂的隐隐幽绿,双眉颦蹙自入了京畿境内,便再没见紫光落下,也再没感受到阴邪之物的气息了,只以为便可高枕无忧了呢,没有想到以为最安全的地方还有天敌!
国之王都帝王所在怎么会有妖怪?还和人皇王气交织在一起此妖,必是都城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一柱香的时间后,来到了紫气弥漫之地,一转二拐,在一座洗涮一新的牌楼下。牌楼下的垒土还透着股活气,牌楼上的红绿彩球和绸子还是新的,正中的石匾上书“忠勇至孝”四个大字。从牌楼下走过,片刻便来到一片崭新的广场,广场北是一座极权贵人家的正门,也是崭新的,砖缝里还带着潮气,朱漆还没有沉甸出它最魅力的韵味。高高的房廊正中挂了一块黑匾,上面是“敕造保国公府”六个庄重的金漆大字。
“耀哥儿五天前出的门,想来不还曾与你说过。”五叔说:“大前天皇帝又加封你父为保公国了,这里,是昨天晚前才完成的。”
听得这话,王骖的眼睛就眯了眯。
五天前出的门?
那小兔崽子不是说昨天还到过府里么?他还说看到老头哭来着呢!感情那小子又骗了他!
王骖的心里便有了些不痛快了,心里想着那将要到来的“久别重逢,抱头痛哭,互诉衷肠”的激动也减了几分。
王济良是新皇帝半刻也离不得的人,大白天的当然不会在家,来迎门的是王骖母亲张氏的贴身嬷嬷钱氏,还有新上任的大管家杜秉章,俩都是白白胖胖圆圆滚滚的。
一番恭迎拜见,然后便一起向正院而去,一路行来并不见夹道欢迎,也不见奴仆奔走相告的欢喜,直到进了二门还只见仆从王骖脸上的笑容又淡了几分。
入了正院,也没有在廊下看到期盼的面容,只有几个妇人和一群齐腰高的孩子在那里嘻嘻哈哈。王骖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