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不动了。
“还能收回来吗?”亓晓婷望着息壤,不无心疼地问。
“收不回来了。”禹王笑道:“不过你不用心疼,根源在木匣里,你取出多少,里面会立即增加多少。只要你不一次全倒出来,木匣里永远是满的。”
亓晓婷:“如果在息壤上再种,是不是也像刚才这样,十几分钟就能成熟?”
禹王:“反复种时间会延长。比如,第一次用十几分钟,第二次就会用三十分钟,第三次用一个小时。几茬以后,就变成普通土壤了。”亓晓婷:“我还以为它们永远是息壤呢!”
禹王笑笑:“我父亲用它填平了大面积的水域,我也用它修筑了很多堤埝,如果一成不变的话,那天下岂不全是神土了!
“不过,如果种的一时吃不了,可以让它们一直在棵上长着。它们的性质和过去空间里的作物一样,可以按照它们的规律叠加生长,什么时候用得着,什么时候再收(摘)。”
“那就再种上神谷吧,闲着也是闲着。”亓晓婷说着,从小布袋里抓起一把种子,学着禹王的样子,种在了息壤上,然后目不转睛地望着,似有所思。
“你放心,那一小匣保管你一路上用不完。”禹王见亓晓婷似有心思,又说道:“种子更不用发愁,刚成熟的种上种上后,照样生长。”
龙王一旁高兴地说:“这一来可好了,我还真发愁他们一开始的吃住问题呢。有了息壤,一切都解决了。”
禹王:“我听奇典大神说,让她在路上打杀妖怪,用妖怪的尸体来化解这里的石质土地?”
龙王:“是的,也是为了让她尽快成长起来。”
禹王:“她一个凡人,打杀妖怪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
龙王:“这只是一个方面。让她扮成算命先生或者除妖师,为民除妖捉怪,积德行善,也能化解这里的石板。
“他们一路上与平民百姓接触的比较多。只要心诚,肯为民办事,石板地不愁化解。何况还有你的神土息壤,路上生活已经没问题了。”
禹王:“你安排的够苛刻的!”
龙王笑道:“向你学习。你因为治理洪水而获得民心,受到万民拥戴。功成名就后建立了夏朝;九叔他们送归八龙坛,一路杀妖捉怪,安抚民心,积德行善,功成名就后,成就帝王。
“民间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嘛: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也是玉帝恩准准九婶娘带八龙坛归冢的用意。”
禹王:“只是太难为了一个小姑娘。”又对亓晓婷说:“到华夏后,见到了和强,就说我说的,让他们多帮助你。”
亓晓婷嘴上应着,心中暗道:和强是一个远古神话,我会见得到?
禹王看出亓晓婷的迷惘,笑道:“没问题,我给你他们的地址,到了就去找他们。有个时空转换仪,可以带你到任何时空、任何地方去。纵横大神不是让你给他搜集奇闻典故嘛,正好派上用场。”
正说话间,忽然有一只纸鹤落在大家面前。龙一捡起来一看,高兴地说:“是边仙姑。”又对亓晓婷说:“晓婷,快去把边仙姑领进来。”
原来,空间戒指戴在亓晓婷的手指上,任何人,包括神家仙家,没有亓晓婷带领也进不来。但神仙却能用纸鹤传递信息,无论空间在哪里,纸鹤都能穿越过来。
边仙姑是棘津州得道成仙的尼姑,亓晓婷前世里曾经搜集整理过有关她的传说:
传说,边仙姑姐妹三个,她排行老三。人们都叫她“三妮儿”。
三妮儿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她一出世,就没了父亲。五岁上,母亲又害眼病双目失明。两个姐姐嫁了人家以后,家里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在三妮儿的肩上了。她每天提着小竹篮到地里去挖野菜。
一天,三妮儿正在挖野菜,恰巧被去赴王母娘娘蟠桃会的南海观音看见。南海观音见她挖野菜还手下留情,挖一棵留一棵。就落下云头,变成一个老婆婆前去询问。
老婆婆说:“小姑娘,这野菜是地里生,自己长的,谁都能挖,你怎么挖一棵留一棵呢?”
三妮儿说:“老奶奶有所不知,我家里穷,等着这野菜下锅,可还有比我更穷的小姐妹们哩。我要全挖了走,别的小姐妹们不就一棵也挖不着了嘛!”
老婆婆点点头,心里说:“好个仁慈的孩子。”不觉就有了三分喜爱。又一想,她穷的时候想到了穷姐妹,不知她有了的时候还能不能这样做?且考验考验她。
于是,就对她说:“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