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从前她还是夫人的时候便就趾高气昂了,如今已是一国之后,更是无人可以制衡。闻说孙权病重时,她还想效仿当年吕后摄政,野心大得很。
“虽是如此,还是想问问皇后,当人替身的感觉如何?”我说着,也冷笑了一回:“陛下宠幸您时,是叫您淑儿还是……妙妙?”
话音一落,潘淑的脸色骤然沉了下来。
“放肆!!”
她忽然怒火中烧,不过片刻,又转而得意起来,与我道:“是不是替身如何,如今只有本宫得到了本宫想要的,谁又奈何得了?”
“想替她报仇?就凭你么?”潘淑说。
她已然大大方方的认了当年她知道与左妙相像,并借机放火残害之事。我看着她在我眼前自鸣得意,我想,我的确奈何不了她。
傍晚出宫时,我见到了入宫探望孙权的孙鲁班。
孙鲁班早就已经长大,嫁给周循后不久,周循便身故了。孙鲁班二婚嫁给了全琮,似乎她并不太满意,二人琴瑟不和,渐渐的,孙鲁班将注意力转到了朝政上来,据闻,二宫之争,她也插手不少。偏偏孙权对这个女儿还是百般疼爱。
“公主好。”我向她请安。
“你是?”她打量了我一番,有些疑惑。
大约孙鲁班已经完全不记得我了,我上一会来东吴的时候,她还那么小。
过去在流云居时,步夫人时常拿她的衣物与我穿,对我关怀备至。这回来时,我将旧衣物洗净整理好带来,交还给孙鲁班。
“这些都是母亲的衣物……”
孙鲁班摩挲着衣物,顿时伤感起来。
“我记得你。”孙鲁班看着我,说。
她的眼里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天真纯净。
“当年与公主、夫人共住在流云居,那是妾最美好的一段回忆。”我亦带了伤感的语气,此时的我是真诚的在回忆。
“哪知夫人正当盛年却……”
听着我的话,孙鲁班的眼圈也红了几分。
“惹得公主伤心,是妾唐突。”我中断了回忆,却继续哀叹道:“只是步夫人如此的温良淑德,娴静美好,陛下又十分的宠爱,是其他的夫人妃妾远无法比拟的,可惜夫人在世时却没有得到应得的皇后之位,想来如何不使人惋惜叹息呢?”
“你也这样想么?”孙鲁班闻言,有些感慨,与我道。
“难得你对母亲有这份心。”她含了几分欣慰。
“妾只是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吴国的皇后,除了步夫人,妾实在想不到还有谁能胜任。”我道。
“都是那些朝臣一味地阻拦,说母亲膝下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孙鲁班有些愤愤,“如今倒便宜了那个贱人。”
言罢,孙鲁班眼里透出一丝阴狠。
“罢了,公主还请息怒。原本是一时感叹,不想惹公主气恼。”我劝道。
“我并不怕你知道。”她哼了一声,“她以为这偌大的吴宫没人了,父皇一病,哪里就轮得到她这样轻浮的贱人做主了,她也配?!”
“不过是占着生了孙亮那毛头小子罢了,敢对我颐指气使……”
看着孙鲁班离去的背影,我的耳畔响起潘淑那句“谁又奈何得了我?”
她的话的确说得太早了。
可能,她的好日子不会太长久。
我的回忆到此便停了下来。夜幕降临,江涛拍岸,亦打着船身。
年复一年,倥偬荏苒,所有的人都在老去,季汉最后一任皇帝也已经步入中年,“最后一任”,颇带了些讽刺,众人不说,不代表他们不这么想。留给季汉的时间已经不多。
季汉延熙十五年,吴国神凤元年,孙权卒。时年七十,已是高龄。潘皇后死在了孙权前头。传回来的死法十分诡异,据说是在熟睡时被数个宫女趁机勒死的。事情败露后,参与的宫女皆一口咬定是潘皇后生前过于苛待下人从而引发的不满,因此合谋将她杀死。
孰是孰非,是真是假,谁知道呢。
作者有话要说:
写完这段,忽然想感叹一下故事里的人。谁也没有得到想要的,谁都没有真正的快乐。
好了,大伙都死得差不多了,快可以完成续篇了。
(话说为什么没有一个评论了???懵逼脸)
第117章 续终·悲声
尚儿生日那天,我亲自下厨煮了一碗满满的长寿面给他吃。
端上桌时,尚儿还略略嗔道:“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