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平日里多有提点,偶有鸿儒来讲学,还会领着姜煜课下去见。
而谢华是谢家宗子,这样接近权要的机会不比姜煜少。
倒是榜眼程铮,略有些被忽视。
姜煜游学至余杭时,在当地书院与程铮辩过一回,这才有信中“酣畅淋漓”之语,而后二人约好会试见真章。如今一状元一榜眼。
因此姜煜愿意顺手帮程铮一把,结识人脉时时常会邀请程铮一起去。
谢华见此状况,来与姜煜提过一回,话里话外暗示程铮是外人,更是以后的对手,姜煜这般分享人脉是为养虎为患。
姜煜笑而不语,将谢华气得拂袖而走。
连程铮这样家世不显的榜眼都要这般戒备,生怕他得了好处,那你会怎么想我,表哥?
姜煜看着谢华的背影,心中发出疑问。
……
此后,谢华见姜煜仍旧与程铮交好,越发气闷,有些不愿搭理姜煜了。
在他看来,程铮才学出众,就算是一流世家的子弟也是重点培养的人物,这样危险的对手,姜煜实在不应再故作慷慨。
且当今圣上有意培养han门学子,程铮虽是士族,却已没落了,家中亲族简单,正是圣上青睐的那类人才,这样的对手越发不容忽视。三年后散馆考核,若是再被这样出身低微的人压了一头,那真是丢尽脸面。
……
这日,本是由阁臣为皇上起草的诰敕被送来了翰林院,宁大学士点了姜煜代笔。
才入翰林一月未到就有此殊荣,一时间连谢华都有些眼红。
其实倒没有什么难度,字迹端正、用语得体就行,但毕竟是道圣旨,意义不同。且代笔之人可以第一时间知道朝堂上的某些动向。
比如眼前这道诰敕,是“拒申首辅致仕书”,姜煜心中一跳。
申首辅今年刚好六十,是朝廷规定的致仕年纪,但皇上十分器重他,不愿任其致仕,于是给他俸禄翻倍,又加封太傅之衔。
要知道这段时间许多人都在猜测哪位阁臣可以接替申老的首辅之位,连宁大学士都被各方前来打探消息的人弄得烦不胜烦。
而这样重要的诰敕,宁大学士却点了姜煜的名。
虽然与之相关的告示与文书必不会少,但这道诰敕已是让初入官场的姜煜猝不及防地碰到了核心消息。
姜煜忍不住想,宁大学士为什么这般栽培他?
就因为他与宁澈交好?
☆、赐婚风波【一更】
宁姒明显察觉这些天来家中拜访的人多了起来。
先是携礼上门的人被宁大学士拒了, 随后各家的夫人便来寻常氏闲谈。
本是要趁休沐日去找姜煜的, 可家中有客, 便不好再出去。
偶尔听了一两句,好像是申首辅在月前递了封致仕书上去,于是各方猜测不断。
宁姒不爱听这些,但如今姜煜入仕, 她多留意些朝堂消息也好,于是耐着性子听下去。
那夫人刚扯出话头,常氏便笑着将话题绕到别处去了。
想来不会有确切消息。
宁姒知道,宁大学士早年是申首辅提携上来的,因而曾说申老于他有半师之恩,且十分推崇申老的惠民变法。而内阁中另一位德高望重的严阁老,则在政见上与申老不同, 总别着苗头,要是严老升任首辅, 对宁大学士而言绝非一件好事。
想了想,宁大学士最近吃得香睡得香, 宁姒猜测,应该不是严老升任。
排除掉最有可能升任首辅的严老,那么最后的答案,很可能是申老留任。
毕竟历史上也有大臣屡次上致仕书, 皇上含泪挽留,留下一桩君臣美谈。
宁姒摸了摸自个儿聪明的小脑瓜,觉得该是如此了。
再来, 她上回说要请姜煜吃饭还未兑现,于是在下一个休沐日出府寻他。
……
“小姐,您有封信。”
宁姒还以为是宁澈寄来的,没想到打开却是一句,“长公主向圣上请赐婚,郡马人选为姜煜。”
谢林晚的字迹,没有署名。
宁姒心中猛跳,又将这句话看了一遍,确定是那个意思了。
长公主,为了她女儿嘉明郡主,向皇上请旨赐婚。
对象是,她的阿煜哥哥。
……
宁姒身后的两个丫鬟被常氏责令务必跟着宁姒,于是默默跟着,此时看见宁姒脸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