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团圆日
张氏轻点了点头,两个夫人相视一笑,这件事便算是实打实的定了下来。
这件事情正式确定以后,两家又互通了文书,以给蔡家一个面子,不能像一般的小户人家一样,真个的就从角门一顶小轿抬过去了事。
如此这般,原本有心思的也是彻底没了心思。
待到了七月十二,秦府备了丰厚的嫁妆,侯府派了顶四人小轿,吹锣打鼓的将蔡敏接了过去。
过了半月后,蔡氏挂心着秦依琴现在的处境,便遣了个小厮去侯府,嘱咐秦依琴若是有闲,便回一趟娘家。
秦依琴得了信,第二日便带了银月,乘了顶小轿回了秦府。
落禾将她迎到了蔡氏面前。
秦依琴先与蔡氏福身请安,蔡氏见她脸色尚还不错,估摸着应该没什么事,便笑着虚抬手,让她起身。
秦依琴便在蔡氏侧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蔡氏对杨妈妈使了个颜色,杨妈妈便将屋里的其他丫鬟都叫了出去,屋内只剩下她三人。
这时,蔡氏方笑着问秦依琴道:“敏儿进府以后,可还守规矩?有没有为难于你?小侯爷对你可有变化?侯府呢?”
秦依琴笑道:“这还得多亏母亲跳得好人选。敏儿是个极知礼守礼的人,并未仗着自己新进门,就耍什么心机,对我也很是尊敬。”
顿了会儿,又羞涩的道:“敏儿还是极得相公喜爱的,相公最近对我也比以往更好了。至于公婆,对我倒是没有什么变化。”
蔡氏闻言,琢磨了一番,感觉欣慰不少,只要侯府对秦依琴的态度不变,蔡敏又真的是个知礼守礼的人,待日后帮侯府添了小主子以后,也就没什么事需要她操心了。
蔡氏松了口气,笑道:“如此就好。不过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敏儿虽是我看着长大的,但保不齐以后会不会有其他的心思,你自个儿在府里要注意一些。还有,敏儿新进府,以后还可能帮侯府添第一个小主子,侯府对她肯定会多一些关注。你且不要因为这个,心里就不舒坦,也不要没事就闹腾,最后反让自个儿成了个讨厌的人,可记得了?”
秦依琴颔首道:“孩儿谨遵母亲教诲。”
蔡氏满意的点了点头,顿了会子,似乎又想起了什么需要交代的事情,又道:“不过侯府不管怎么对敏儿好,那也得有个度,这个你心里也得有数。若是将来不知道怎么办了,就写封信与娘知道,断不要忍气吞声,也不要冲动行事。还有,敏儿不过是缓兵之策,要想站稳脚跟,需还得自个儿有依靠才是,你要注意些。”
提到这个,秦依琴的脸色却是略微有了些黯淡,无子又何尝不是她的痛?不过好在她还很年轻,以后多的是机会,不愁真的就一辈子都没有孩子了。
对于蔡氏的吩咐,秦依琴照例是点头称是。
母女二人又交流了一番,蔡氏方让秦依琴回了侯府。
时光飞逝,流年似水流,转眼到了八月十五。
前一天,李凌世便遣了小厮,送了诸多节礼过来。蔡氏有心计较,又遣人回蔡府探看了一番,确定李凌世送来秦府的东西确实比蔡府的多且珍惜后,方且放下心来,知道李凌世还明白事理。
八月十五,合家团圆的日子,秦府必然是要举办家宴,阖府同庆团圆日,且一同赏月。
还未到晚上,府内各个院子里就挂上了各式花灯,凑一份喜庆的热闹。
宝沁楼也不例外,往日里依书还会与夏荷她们一起动手做一些彩纸花灯,更是欢乐非常。
崔嬷嬷自打到宝沁楼做事以后,依书特意多给了她一些闲暇时间,也给她涨了月钱,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病中的崔祥儒。
这日是团圆日,早早的依书就让银珠将崔嬷嬷叫到了面前。
崔嬷嬷正在后面的小厨房里烧水,听说依书寻她有事,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往前面去了。
崔嬷嬷恭敬的蹲身福礼,“老奴给三小姐请安,不知三小姐有何事找老奴?”
依书将手中把玩的小灯笼转了一圈,对崔嬷嬷笑道:“崔嬷嬷,今儿个是八月十五,家里可有准备一些应景的东西?”
崔嬷嬷面色黯淡了一些,顿了会子,方道:“回三小姐的话,昨儿个老奴也烫了一些糖饼,勉强算是凑个热闹吧。”
依书点了点头,又问道:“您儿子的身体现在如何了?病可有好些?”
想必是崔祥儒的身子比以前好了许多,崔嬷嬷的脸上露了丝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