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事小,丢了性命可就冤枉了。”那主薄严肃提醒道。
“是,小,小的记下了。”听了鸿胪寺主薄的话,刘仁玉没来由地头皮发炸,着实骇了一跳。
娘的,中央集权社会就是麻烦,动不动就要掉脑袋,心累!
那鸿胪寺主薄与刘仁玉一路走着,过了承天门,端门,来到午门门前。
“行礼。”那主薄说道。
刘仁玉依言跪在午门外行五拜三叩礼,礼成,皇极门里的鸿胪寺卿大声唱道:“今有延绥镇镇北堡把总一员,叫刘仁玉者陛见。”
鸿胪寺卿唱完,即有通政司官员一人领刘仁玉径直往皇极门早朝处走去。
到了皇极门左近,通政司的官员带着刘仁玉从大门右边的台阶上去,然后对刘仁玉说道:“去见陛下。”
刘仁玉依言,垂着头,弓着腰,进到皇极门内,扑通一下跪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大声说道:“小的延绥镇镇北堡边军刘仁玉叩见万岁爷爷,恭祝圣躬万福。”
“你便是自泰西归来,投军入伍,首战杀北虏,次战杀建奴巴牙喇精兵的刘仁玉。”崇祯皇帝问道。
“正是小的。”刘仁玉恭敬回道。
“你真是壮士啊,你别跪了,起来说话。”崇祯下令道。
“小的领旨,谢恩。”刘仁玉这次站起来,不过仍然弓着身,垂着头。其实他很想看看崇祯皇帝长啥样,不过他实在是不敢。
崇祯看着刘仁玉抖抖索索,极不自在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为国家立了功的人,规矩上面不需要太严苛。
“刘爱卿,莫慌,抬起头来,好生说话,你是有功的人,是办实事的人,朕很喜欢你这样的人。”崇祯尽量温言道。
“是,皇上,小的领旨,谢恩。”刘仁玉依言抬起头来,终于看到了大明朝的最高统治者。
只见崇祯着黄色盘龙常服,戴折角乌纱帽,脚蹬皮靴,腰素玉带,面貌英武不凡,不怒自威,王霸之气侧漏(毕竟是皇帝,必须的),这等样貌,配上他的身家,当真是古代顶级高富帅。
按说坐拥天下,应该是很幸福的事情,可是在崇祯的脸上,却写满了与他的年龄不相称的忧伤,就算现在他在笑,也只是短暂地开心而已。
这个小龄青年(年方20),从父兄手里继承了一个烂摊子,手下除了极个别极品之外,全是贪官污吏,武将爱财,文官即爱财,还要虚名。
家里流贼闹,门外建奴闹,好容易找了个袁崇焕帮忙摆平女真,说是五年平辽,于是这个年轻人就对袁崇焕掏心掏肺,结果呢,袁崇焕御敌无方,还在辽东经常搞一些莫名其妙的小动作(比如卖粮食给后金盟友蒙古人)。
再后来,建奴就打进来了,觉得被袁崇焕欺骗的崇祯立马把袁崇焕关进了监狱。办挺了袁崇焕,换个孙承宗,还是没用,建奴照样转悠,文官束手无策,武将屡战屡败。
一直以来,刘仁玉都认为,如果是在太平盛世,以崇祯的能力而言,就算比不上太祖,成祖,起码也是孝宗的级别,只可惜他碰上这么个时候,实在是没办法。
看了崇祯的样子,想想他以后的结局,刘仁玉暗暗下定决心,虽然他不会做一个中兴大明皇朝的忠臣,但起码是在崇祯还活着的时候,多杀些建奴,多杀些流贼,至少在崇祯走向不归路之前,让他多少高兴几次。
“刘爱卿,你们延绥镇勤王兵崩溃的事情,折子上写的不甚分明,你给朕说说,是怎么一回事?”崇祯问道。
这句话把刘仁玉从臆想之中给拉了回来。
“是,皇上,小的这就说给您听。”接着刘仁玉就把这一路上的事情,和盘托出。
当他说到吴自勉克扣军饷,导致哗变的时候,场上的气氛突然大变。场上诸官(文官)无不感怀张梦鲸的忠义,唾弃吴自勉的无耻。
一个科道官听到此处,一时激愤之下,忽然越众而出,顿首炕声道:“陛下,吴自勉这厮克扣军饷,置您的安危于不顾,置勤王大事于不顾,此等无君无父之人,着实可恶,可恨,臣请诛此獠。”
一众文官见有了带头的,都离班而出,跪成一片,都说要诛杀吴自勉,另外还要好生褒奖张梦鲸。
崇祯其实也有此意,于是他下令道:“如何处置吴自勉,如何褒奖张梦鲸,先生们(指内阁成员)写旨来看。”
“是,陛下。”内阁大学士们应声道。
处置完这个事情,刘仁玉又接着讲他的部队如何大战建奴,当他说到“大明上国皇帝,赐尔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