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为‘明经取士’,西为‘为国求贤’,正中为‘天开文运’,穿过大门、二门,就是天下han士十年一争的‘三龙门’。我就站在龙门下回过头,望着你心里想,此一去鲤鱼跃龙门,不为经义、不为国家、也不为天下,只为你。一路走来,我的每一步都靠你提携扶持,供我生计读书、助我结交攀附,你对我倾尽所有,我又有什么可给你的?扪心自问,我甚至连你的那些客人都不如。他们为了奉承你,送你整套的柴窑酒具,用十里不断的长绸铺街,或是制一双银底镂空的龙涎香粉鞋,一踩就在地下留一朵馨香的红花,让你步步生莲……而我,我枉称什么‘大魁天下’、‘天子门生’,到今天,连填装鞋底的香料都买不起。”
青田的一对眼珠子两边摇动了几下,就直直地定在乔运则的眼睛里,“他们送我这些玩意儿,因为他们也只把我当成个玩意儿。他们爱看我唱、看我跳、看我七步成诗、看我艳冠三界,看我一下子惹人怜惜、一下子逗人开怀……就像人人都爱看角儿在戏台上虞姬舞剑、天女散花,可等散了戏,戏子累得一动不能动地倒在戏箱子上,又有谁爱看?”她盈盈地凝着他,忽而一笑,垂目执住他双手,“只有对着你,我能干干净净地素着一张脸,不用粉墨登场、千面迎看客,只有对着你,我才是我自己。没有你,我就什么都不是,只是个‘玩意儿’罢了。阿运,我整个人都是你给的,相比起这个,其他又算什么?你可别生出这样的拙念头。”
第7章 占春魁(6)
青田的床前挂了一副鸳鸯,重台蓬密叶下二鸟交颈。乔运则向这画痴望了一瞬,目光又重回到青田洗净铅华的脸上,“相信我,很快你就再也不需要过这种生活,不用成天周旋在不同的男人间,再忍一忍,好日子马上就来了。”
青田细着眼笑出来,上下眼睫缠绵地交织在一处,“傻子,我五岁被我娘卖进来,过得是坏日子,可打我十一岁遇见你,每一天就一直都是好日子。”
乔运则也笑,眼睛黑沉沉的,里头却像蕴着全世界的光,“你这些年做生意愈练得有口齿了,跟我也来这一套,也不知你哪句真哪句假。”
青田笑得直靠在他肩头,腻腻地打了个呵欠,“快到端午盘账的赛花酒,过几天做生意可真有的忙了,我也少不得应酬一下,你就甭过来了。”
乔运则点点头,又看向了那画上的鸳鸯。他展开双臂,像展开一副无法飞翔的翅膀,把爱侣拥入了胸怀。
6.
时近端午。
端午节与中秋节、年节并称为三节,因槐花胡同中的头等小班皆有“开市”之说,一开市,客人们就要替相好的倌人摆牌酒撑场面,称之为“做花头”,而所有的花账就在这三节结算,嫖客们卯足了力气比阔自不必多言,妓女们也是憋足了劲头一较高下,看看每一节中谁的花酒最多、谁最红。眼瞅着又近结账之期,怀雅堂成日间高朋满座,忙得掌班段二姐好似热锅上的蚂蚁。这一日刚入夜,便在华灯煌煌之下对一位年逾半百、三绺髯须的客人大陪着笑脸,左一句“冯公爷”,右一句“冯公爷”。
冯家是京城望族,世代公侯,冯公爷少年时就承袭了祖上建国公的爵衔,一辈子过的是豪奢浪荡。这几年新迷上了青田,仗着家世富贵任意挥霍,是堂子绝不能开罪的衣食父母。可偏生上门访艳,竟赶上青田在接待其他客人,不由得大发脾气,“去,把人给我叫出来!”
“人”,指的当然是青田。段二姐卖力地挥动起手中的一柄纨扇,指望把财神爷的火气扇灭,“哎呦公爷,这不就因为也是您老的朋友,我们青丫头才不得不出面应付一下吗?”
“哼,我没这样的朋友,背过脸就来割靴腰子。”
“割靴腰子”是行话,意指相好的倌人遭他人染指。而就在冯公爷破口大骂的同时,二楼东头青田的客室内,则正有一只手掏进了自个的靴腰子。
裘谨器弯着腰摸索一阵,打靴筒里摸出两张银票,“怎么样小乖乖,说了今儿给你送钱来,没哄你吧?”
青田淡妆素裹,藕荷色的轻罗衣仅下摆绣着一脉竹,发间几星银插针,半笑不笑地望着那人。她对这裘谨器厌烦透顶,此人官居右都御史,堂堂二品大员,回回给钱却都这么不痛不快。青田当场就哼一声,把俏脸一冷。
裘谨器的年岁也有三十五六了,颐方面丰,颏下一点黑须,他将那须梢抖一抖,也有些不高兴,“怎么,嫌少?”
青田暗应,少,少得给姑奶奶塞牙缝都不够!话说出,却是另一番柳暗花明:“前脚才进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