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为了钱的事情,乔一诺很忧心,不过也有那么一件事情是让她开心的,就是江城发生了一件更大的娱乐新闻,人们对她的关注自然就少了。她出去的时候,只需要黑超遮面就OK了,不需要再像之前那样全副武装了。
一连数日,乔一诺套着职业装、踩着高跟鞋、化着淡妆、捏着简历,游走于江城的各大职介所,去了大大小小无数的公司,不是叫她回去等消息,就是没有合适的岗位,有的甚至吃了闭门羹。
最让她想不通的是,人家一看她的照片和简历,不是像躲瘟疫,就是像送瘟神。
一连十几天过去了,乔一诺依然没有找到工作。
乔震民也没有醒过来了。医生说,已经确定是PVS。除保留一些本能性的神经反射和进行物质及能量的代谢能力外,自主意识已完全丧失,无任何主动活动。
除非奇迹发生。
谢玉梅除了按时支付女看护的薪水和医院的费用,对乔震民冷漠如故。
乔一诺从别人的眼神和窃窃私语里明白了,财务工作,何等的缜密,哪家公司会随随便便聘用一个网传贪污挪用犯的女儿。
谢玉梅说她的公司现在是四面楚歌,自己又何尝不是呢?不过,没关系,办法总是比困难多。出了医院的大门,乔一诺深吸了几口新鲜的空气,抬头仰望天空,蓝天白云,一片晴好。找不到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可以找别的呀。她乔一诺就不信天会有绝人之路。
“加油。”手握成拳,乔一诺做了个向前冲的动作。
这时,一阵好听的手机铃声传来。
(六)冤家路窄
乔一诺从斜挎包里摸出手机,摁了接听键,放到耳边,“少东。”
“诺诺,我要去法国了。明天早上九点的飞机。”电话那头,唐少东的声音六成兴奋,四成不舍。
“嗯。我送你。”乔一诺说完先挂了电话,然后关机。她怕自己再多说一句就会哭出来,就让唐少东认为是自己的手机没电了吧。
一天的时见很快过去。
第二天大清早,她就来到唐少东的家里。那是北郊的一片棚户区。唐少东和奶奶住的是一间有些破旧的彩钢瓦房,大约三十平米左右的样子。房前屋后都堆放着捡来的破烂。
室内没有隔断,陈设很简单:前半截做饭,后半截支着两张单人床,两床中间拉着素色的布帘,方便祖孙俩睡觉。唐少东的床头放着一张很小的单人书桌,是他日常读书的地盘。
六十多岁的唐奶奶平时这个时候,早都出去捡破烂了。今天,因为唐少东要远赴法国了,哪儿没去,在家里给孙子做他最爱吃的馅饼。
乔一诺进去的时候,唐奶奶已经烙了厚厚的一摞。她见乔一诺进来,赶紧起身擦了擦手,递给乔一诺一张馅饼,笑眯眯地说道,“丫头来了,快快,还热乎着呢。”
唐奶奶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可身子骨很硬朗。儿子、儿媳在一次车祸中双双去世,这么多年她一个人拉扯着唐少东,很不容易,可唐奶奶性格乐观,从来不叫苦连天、怨天尤人,就连这次唐少东去法国,唐奶奶也是举双手赞同。她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好男儿志在四方,不要惦记我这老太婆。
乔一诺双手接过馅饼,咬了一口,脆脆的皮,香浓的陷,美味无比。
她笑着夸赞,“奶奶,您的手艺越来越好了。改明儿咱不捡破烂了,靠这个都可以发家致富。不是有个很有名气的牌子叫什么老干妈嘛,咱这个就叫老干奶馅饼。”
唐奶奶继续笑眯眯道,“手艺是进步了。丫头,你最近可是来得少了。”
以前跟唐少东来的时候,唐奶奶经常烙给他们吃,最近爸爸出了车祸,她是很久没有来看唐奶奶了。
唐奶奶这个年纪不上网,也不太爱看电视。她大概还不知道乔一诺家里最近发生的事情。既然如此,她不打算告诉她,免得让她担心。乔一诺正想着编一个理由搪塞一下唐奶奶。
她的理由还没有编圆满。
正在床边收拾东西的唐少东开口道,“昨天怎么刚说了一句,电话突然就断了。”
“没电了。”回答完唐少东的问话,她赶紧又咬了两口馅饼,感叹道,“真香!奶奶,以后少东去法国了,我经常来蹭饭,行吗?”
“你是替少东经常来看我这老太婆吧。鬼丫头。”唐奶奶慈祥地笑着,斜睨了一眼唐少东。
“时间不早了,该出发了。”唐少东已经收拾完了行李。
“再吃些,你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