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哪里有小马!”
卫凌听见,笑道:“下回来我家中学吧,我家有许多骏马。”
“好,一言为定。”姜琰又高兴起来。
一大一小身影很快就消失了。
萧耀走上来,与卫凌道:“你回京都也有一阵子了,不让侯爷替你谋个职?”
“谋职?怎么,殿下已经确定不会再去打仗?”
“暂时应不会。”萧耀看着远处的青山,“你应该清楚父皇为何会召我回京,而今这兵马都在余泽安手中,假使他运兵得当,元国早晚会被他攻下,我便无需上阵。”
卫凌沉吟:“那好,我回去同父亲说一声。”
“你早该这样了,刚才没听见傅英怎么说你的吗,没有实权,”居然看不起卫凌,萧耀挑眉道,“你之前已经立下战功,只要侯爷开口,弄个指挥使当当不难。”
其实卫凌原本还想歇一阵,他这人对功名利禄并无太大的兴趣,不过萧耀需要,便会竭尽全力。
两人正当说着,有个小厮前来传话。
“卫公子,我们莫姑娘有事相请。”
卫凌道:“她在何处?”
“绿玉湖。”
此湖在桃花林的尽头,极为清澈,没有风,没有阳光之时,静静的就如同一块绿玉,以此得名,湖中多鱼虾,在春秋季,游客纷纷来此垂钓,常能满载而归。
见状,萧耀道:“莫姑娘相请,你先去吧。”
卫凌的父亲清平侯娶得是莫政君的堂姑姑莫琳,对这妻子极是疼爱,两家走动颇多,卫凌与莫政君自幼相识,可算青梅竹马,莫政君见到卫凌,都称呼他为卫哥哥。
一叫叫了十几年。
眼见卫凌从桃花林过来,莫政君嫣然一笑:“卫哥哥,听闻姜二姑娘是你徒弟?”
她坐在湖边,一袭淡青色的裙衫衬得她清丽脱俗。
听着这声卫哥哥,卫凌心头隐隐作痛,两年前,他曾想告知莫政君,说他打算来莫家提亲,岂料刚刚张口,莫政君却问他,刘家三公子如何。他才知,莫政君从来没有考虑过他,便是将这情谊埋在心底。只是这两年过去,莫政君仍没有嫁人,也不知她这样的姑娘,谁有福气相娶。
“谈不上徒弟,我只是指点一下,”卫凌询问,“你找我何事?”
“你过来。”莫政君招招手。
卫凌依言过去,盘膝坐于草地。
莫政君从手边的竹篮里拿出一方墨锭递过来:“我知晓你喜欢于大师手制的墨,去年堂叔正巧途径利州,我央求他买了两块来,我们一人一个。”
纤纤手指伸到面前,雪白细长,那是一双能写出好书法的手,卫凌道:“我知道你也喜欢,你自己留着吧。”
“你什么时候跟我这般见外了?”莫政君挑眉,将墨锭塞在他手里,“我专程叫你过来,你居然拒绝我?卫哥哥,你不觉得这样太无礼了吗?”
手指碰触到他,卫凌脸一红,竟是不知道说什么。
莫政君对别的公子都很冷淡,唯独对他颇是亲昵,许多人都羡慕,可卫凌有时候觉得,或许莫政君不理会自己还好一些。
可惜,他也不好对她倾诉,因明知不可能的事情。
卫凌将墨锭放在袖中:“多谢。”
见机会到了,躲在旁边的傅媛走出来,手里拿着鱼竿,娇声道:“莫姐姐,我钓了许久的鱼,一条都没有钓到呢,怎么办……”声音戛然而止,仿若才看到卫凌,“卫公子,你何时来的?”
刚才傅英那番作为,叫卫凌对傅家印象很差,故而见到傅媛,脸色便是一冷,站起来道:“我恰好要走。”
什么,居然要走?
他不是才来吗?傅媛可怜巴巴的看着莫政君。
“卫哥哥,你钓鱼不是很厉害吗,我记得,我们有次来这里,我睡了一觉起来,你将鱼篓都装满了。”莫政君笑,“今日不能帮我钓几条吗?”
那是三年前的事情吧。
也是这样的三月,她那时尚是小姑娘,卫凌清楚地记得,她穿着件桃红色的褙子,脸蛋白白的,有些胖嘟嘟,靠在树上睡得分外香甜,不像现在瘦了,气质越发的清冷。
卫凌拿起她手边的鱼竿,穿了鱼饵,往水里一掷。
看他留下来,傅媛极为欢喜,两只眼睛恨不得贴在他身上。
莫政君嘴角翘了翘,低头拿起案几上的茶盅。
年幼的孩子在这里玩,最喜欢风筝,薛香玉领着杨绪,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