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美国警告中国不要威胁台湾安全,郑某不平道:“我们自己家里的事,关他美国屁事!”老熊没好气道:“谁跟你是一家!”郑氏问:“你不是中国人吗?”熊说:“我是中华民国,谁跟你是一国!”郑氏马上反唇相讥。类似的场面,曾多次出现。
还有一次,也是美国警告中国不要出兵打台湾。老郑说:“我们自己家的事,哥哥打弟弟美国是外人管不着。”由此又引起郑、熊二人争辩一阵。
每当这种时候,我认为是郑氏最明白最可佩的时候。
而大款老范平时虽说爱说爱闹,但话题涉及到中国现状时,他总是很正经地说:这二十年确实变化很大,过去什么样?现在什么样?真的是富起来了。
改革开放二十年,老板们大概属于最直接受益的阶层,所以他们从骨子里对现在的政府感恩戴德,拥护政府的政策。这一点,只要稍加留心,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他们的感情总是直观地显露出来,对共产党充满了感情。老范不仅仅是概念地说改革开放好,而且很朴素地善待所有干警,送水送物(如西瓜之类)都很真诚。
一二八第五交响乐囹圄交响诗第三乐章监仓链接(十)
(十)当众流泪
从小我就是个不爱哭的人,偶尔犯了错误挨打,也不哭。父亲的大皮带抽我,也无所谓。我妈至今爱说:“小刚是个强盗变的,怎么打他也不哭。”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坚强,我只知道我一直都很男子气,遇到大事绝不会失魂落魄。每临大事有静气。有一晚上,没进看守所之前,5辆警车和十多武警一起来押送我,我也没有丝毫惊慌失措,反而相当镇静。
但是,只有我自己了解,其实我是个爱偷偷流泪的人。引发我泪水不是皮带之类,而是电影电视中感人的情节。
从小,看电影就是我的一大爱好,或者叫嗜好。看见片中生离死别,我的泪水就会不由自主地迷糊了视线。不过,这种时候,我往往会装得若无其事,悄悄拭去泪水。所以旁人一般不大会发现我的失态,而我一直认为男人流泪,是一种丢脸的事,轻易不愿示人。
我记得第一次在影院中痛痛快快哭出来,是看周恩来的记录片。周恩来是我生平最敬重的人,阅读有关他的书籍,观看有关他的影片,是我从不轻易放弃的行为。那一次,记得是1978年,全国播映周恩来去世及一生伟业的记录片,片名已经忘了,但片中的内容不时使我热泪盈眶。当片中映到周恩来的遗体推入八宝山火化室,邓颖超和工作人员哀声大动时,我无论如何无法遏止自己的感情,终于抛掉内心固有的矜持,放声大哭起来。离开影院时,我仍是满面泪迹,我事后想像肯定是很难看的,但是当时悲从心来,顾不了那么多了。
作为一个人内心怀有丰富的情感,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它是文化人保持正义的必要的润滑剂。我一直很自豪自己从未丧失过这种丰富的情感,看戏看书,我总是常常被其中的感人情节打动,会心地涌出泪水。以至于我的女友每当和我一起看片子时,一到有感人的情节,就会下意识地担心地回头看我,为此我不止一次笑骂她。她说:“你这个人,平时很坚强,一看书看片子,就会莫名其妙掉泪,我好担心你。”时间长了,她也明白了,我的这种掉泪,不过是一种投入,一种感同身受的共鸣,一种固有的人类良善的自然流露而已。
我在监所中当众流泪是刚进四仓不久,我向难友们讲起我从电视上看的故事,难以遏止我的情感,竟至泪流满面哽咽不止。这个故事,说的是山东青岛一个姑娘,与一个小伙子相恋,可是小伙子参与打架,犯下重罪,被判死缓,押赴新疆服刑。姑娘是家中独生女儿,却不顾家人劝阻,执意赴新疆狱中与爱人结婚。婚后,她搬至丈夫家中,为丈夫侍奉双亲无微不至,而且刻意节省下一分一厘,经常往狱中寄去食品香烟之类。可是,天不从愿,好人多难。姑娘劳累过度,竟患上了癌症。多年服药化疗无效,姑娘的头发倒掉光了,濒临垂危之际,她最大的愿望是与丈夫见上一面。司法当局感其至诚至真,破例特批姑娘的丈夫改到青岛监狱服刑。这一天,丈夫由干警押送,来到医院。两人相见之时,姑娘泪飞如雨,丈夫悲痛欲绝。我讲到这里,情难遏,泪难止,难过得讲不下去了。
多数难友听了,默默不语,可是也有两个人犯见我流泪哽咽,却嘻嘻笑个不停。此时此刻,我心中充满了对这两个人的鄙弃。
青岛姑娘的故事,不仅事迹独特感人至深而且令我有身临其境之感。
入监所后,我曾两次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