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眼,这让俞晓十分有成就感。正是因为自恃业绩出色,所以俞晓在一些宴会中显得异常活跃,风头常常凌驾于澳门分公司总经理之上。可是俞晓却没有发觉有任何不妥之处,虽然同事们对她的行为颇有微词,但是她没放在心上。
一次,总公司在澳门举行盛大的宴会。一切都准备就绪后,宴会开始了。按照规定,在宴会正式开始前,总公司总经理和澳门分公司总经理要向所有的与会者致辞。而俞晓是司仪,负责介绍他们出场。
当总公司总经理致辞完毕后,该轮到澳门分公司总经理了。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俞晓竟然没有直接介绍澳门分公司总经理,而是自己先说了一番感谢词。虽然只是三言两语,但是台下的总公司总经理已深深地皱起了眉头。因为俞晓当时只有介绍领导出场的职责,而没有独立发言的权力。可是对于总公司总经理的不满俞晓并没有察觉,她依旧一副神采飞扬的样子。
宴会正式开始后,俞晓显得异常活跃。她端着酒杯,侃侃而谈,时不时地还长篇大论一番,使得别人都没有开口的机会。这些都被总公司总经理看在了眼里。于是,总公司总经理便走过去跟她交谈了起来。在整个谈话的过程中,总公司总经理发现她在谈论澳门分公司的事务时,全然没有提及澳门分公司总经理的旨意,而是一副总揽全局的样子,似乎她才是澳门分公司总经理。这让总公司总经理很反感。
宴会结束后,总公司总经理立即与澳门分公司总经理召开了一个小会。会上总公司总经理提到了俞晓这个人,此时澳门分公司总经理忍不住发言了。他说:“我承认俞晓的个人能力很强,但是她处处以自己为中心,似乎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话里话外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在她眼里根本没有什么上下级之分。我认为这样的人对于公司的发展来说是没有好处的。”后来,总公司总经理做出决定,让俞晓走人。
【陷阱解读】
俞晓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案,像她一样因为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而毁掉职业前程的,还大有人在。这些惨痛的教训往往就是因为一些不经意的细节造成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下属不是在关键问题的决策上越位,而是在一些细节上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从而引起了领导的反感。有些场合,比如与客人应酬、参加宴会等,你应该适当地突出领导,千万不要张罗得过于积极,比如同客人认识,你便抢先上去打招呼,而不管领导在不在场。
从为人处世的角度而言,如果你想达到升职加薪的目的,就必须脚踏实地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若非自己权限范围内的事情,最好不要随便掺和、插手,这样才不会给人一种不尊重领导或者想要霸占领导位置的感觉。否则的话,你就会受到同事的攻击、领导的防备和打击,会严重影响到事业的发展。
不服从领导的命令
某公司的业务员张刚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平时在跟外商谈判时,他总是显得光芒四射。因此,他有些飘飘然,对于那个个头比自己矮,学历、水平和能力好像也没有自己高的销售经理,有点不以为然。
有一次,张刚和销售经理同时出现在一个商务聚会上。张刚得意地与外商频频举杯,用英语跟外商海阔天空地闲聊,销售经理频频向他示意要他一鼓作气将协议签下来,但是他却只顾着卖弄自己,竟把签协议的事给忘了。结果,那份本来可以当场签订的协议却因为他而错过了签约机会。
因为这次失误,没过几天,张刚就被公司调到了另外一个不怎么重要的业务部门。
临走时,销售经理告诫他:“纵然你再有才华,也要服从领导的命令。”
张刚这才知道自己没有找准定位,其实自己充其量只是略有才华而已,并不是公司的核心人物。不服从领导的命令,在各种场合不突出领导的主导地位,如此喧宾夺主,领导岂能容忍自己。
后来在新的部门,张刚吸取了教训,对部门经理不仅恭敬有加,而且对其命令总是采取服从的态度。在与外商谈生意时,张刚总是在一旁保持缄默,只是在适当的时候为部门经理补台,比如一个关键数据部门经理忘了,他就会在部门经理停顿的瞬间及时地予以提醒。部门经理非常感激张刚,甚至还拍着他的肩膀说他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陷阱解读】
下属服从命令,领导的决策才能得到有效执行。不具备服从意识的下属,得不到领导的欣赏,是不可能向更高一级的职位迈进的。不会做人,就不会服从;没有服从的意识,就没有规则的严明。如果你服从意识淡薄,总是跟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