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吃货小农女 > 第 37 章

第 37 章

的皱痕,唇角微抿,般的眼眸中似有暗光闪烁。

“娘你说了半天,我算是明白了。原来这吴家比大头娃娃那全家还有势力哪!”

娘却摇头:“那也是你爹小时候的事了,这几年不比旧时,他家也慢慢败落下来,到底家运不济,坐吃山空,哪里当得许多?不过吃饭是不成问题,家塾也还在,只是家中子弟日渐凋零,也只不多几个孩子罢了。对了,哑巴的启蒙也是在那里开始的。”

二丫愣了一下:“哑巴也学?他怎么学?”

娘又叹气:“这就要说到吴家三姨了。”

这三姨长来就聪明伶俐,吴老太爷在时,是当她男儿一样养的,说她大了,只怕还能承继些家业,也许吴家这支,就此不至于没于凡尘。

后身为女流,却毫不让须眉,这是老太爷对三姨的祈愿。

不想吴老太爷在她四岁时就没了,那时三姨才刚进家塾,没了老太爷的支持,半年不到,便从家塾回到了绣房。

第41章正主儿到!

父亲是个老硬冥顽的性子,只说女儿家哪有跟男孩子一块混学的道理?再说自古以来,女子无才便是德,老祖宗都这么说,还能有错?

三姨自此就困于绣房,一张绣棚,几束丝线,成了她打发时间的用具。

不过人跟人到底不同,秉性娟敏之人,就打发时间也能打发出精细不可小觑之物。

一线线辟分,一针针上下,无声无息间,万物百灵,浮出绫子的面,就像三姨要说未说的话,要成未成的事。

二丫听到这里,几乎入了神,疙瘩汤在手里捧成了凉粉。

她从来不知道,貌似不起眼的田家村里,竟还有这样让人意想不到的人物,真真是说书一样,故事里走出来的女子,配上娘温婉细腻的声音,几乎可比戏文。

“那后来呢?”她情不自禁追问。

清油灯下,娘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有阴影一小片,仿佛是嘴边常挂的一丝笑意,可就算是笑,也不比哭好看上多少。

还有什么后来?

傻丫头!后来,不就是你现在看到的喽?

吴家再没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人才,反是吴三姨的针线活,一年一年支撑起家业,前些年还出了桩大事,将她本来就不小的名气,烘托得更了不得。

二丫一听眼就亮了:“什么事?”

娘嗔她:“快喝你的面汤!凉了坏肚子!”

二丫不好意思地又吸溜一口:“现在行了吧?”

娘爱怜地摸了摸她的头,一边照顾着手里的缝补活计,一边慢慢悠悠地继续。

十年前,皇家做事,太庙里替太后祈福做寿,要天下人共献,一百对蒲团做贺礼。

这城里也分得两对,县官进后院里这么一问,才知这活非吴三姨莫属。

按说城里也有几家好绣庄,不过人家的绣娘用的是针线,而吴家三姨,却是用心。

于是这两对蒲团,吴三姨就便当仁不让地接了下来。

要做蒲团,当然都得是素色,可怎么用,又是个不容易,因即便用素色线,也多少得热闹些,不至于太枯索,毕竟是做太后寿礼的东西。

再一个就是得独具匠心,因一百对天下各地都有份,若只管向大众方向想去,不免泯于众人。

县官娘子进门时就有这些担心,将领来的素缎和滚边交到吴家三姨手上时,眼里不由得沉了一沉。

吴家三姨没说话,只在接过东西时,重重握了对方的手一把,然后,就锁上了绣房的门。

一个月之后,县官娘子如约而至,心里揪出汁子似的急不可待,绣房的门一开,她也顾不得身份规矩,于众侍女之前便冲到了吴家三姨的面前。

蒲团捧在对方左右手间,十八罗汉各自罗列,虽然人间相,亦有佛家庄严,且不用杂色,只用黑、灰、米黄、米白,针法比平常他处简略,多用接针滚针勾线,工整大方。

这,才是佛像的要义。

县官娘子当下便大喜过望,放下一笔重赏便进了城,三天后这对蒲团快马加鞭入了京城,面圣之后轰动朝堂,太后亲自迎其入自己寝殿,连太庙也不舍得放了,就供于自家后殿处小佛龛内,日晚朝拜所用。

吴家这次所获赏赐,可想而知。

皇后甚至亲询女工是谁,有意招其入宫伺候。

可吴家三姨是深知宫廷险恶的,因此婉拒,只说祖上有罪臣,实不敢领这份恩赐,只求养老于田林,就算得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