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攻击乱民。
第二天这几个荷兰士兵就驾着几艘小船,载着一些粮食来到三发城。由于他们要急着前来三发向沃克报告,只能带着一些粮食先走,若伊尔随后会把大量粮食送到三发城来。
荷兰士兵不知道三发城发生了变化,他们到达三发城港口,就直接喊人帮忙卸装粮食,结果喊叫多声,都没有人回应,他们不会去想沃克已经被俘虏了,还以为沃克带着大军走了。于是他们就自己把船系好,慢慢地把粮食都搬上岸。
赖云明不理睬荷兰人的呼叫,看到荷兰士兵在搬粮食,他就耐心地等待他们进城。荷兰士兵忙完后,才开始进城,他们进城不是叫人,而是准备找些运输车辆,把粮食运进城里。
荷兰士兵慢慢地进入赖云明的包围圈,赖云明并没有动,等到他们全部进城后,赖云明下达攻击命令。
赖云明有五十人,荷兰人只有十来个人,完全可以做到三个对付一个。一打一,侦察士兵都不怕,三个人合作就更轻松。战斗开始后,很快就结束了,这些荷兰士兵还没有方应过来,就被扑倒、击倒,侦察士兵采用盯人行动,各人的目标都很明确,不会出乱子,一个都没少,全部击倒。
经过审讯,听到后面还会有大量粮食用舰船运来,他们就派人去兰芳城,跟希维玛说,要来十个荷兰士兵,准备接收荷兰人的粮食。
俘虏的荷兰士兵根据戴元命令,送给海玉田,海玉田对侦察士兵说,以后有外国人都送来,海玉田的话让这个侦察士兵莫名其妙,但是他还是点点头离开。
洋枪军现在还没有公开,是个秘密,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在侦察士兵中只有戴元知道,这个侦察士兵怎么会知道呢?难怪他糊涂。
为了欺骗范·迪尔,掩盖沃克团被歼灭的消息,为了骗取若伊尔的粮食,希维玛派出最忠诚的十人来到三发城。这十人来到三发城后,遵照赖云明的命令在码头守着,希维玛的荷兰士兵现在也在学习华语,他们和赖云明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没有问题。
过了三天,若伊尔真得送来粮食,不过不是用海军的舰船,而是用东印度公司的大货船。他很奇怪码头怎么只有十个人守护,就问他们其他人都到哪里去了。
希维玛的手下对若伊尔说:“报告大人,三发的乱民跑到茅恩,沃克团长正在攻打茅恩,相信不用多久就能打下茅恩,把他们都送上断头台。”希维玛手下还递上一封书信,这是沃克写的信。
若伊尔打开一看,才明白整个三发城为什么只有十个士兵。
沃克在信中说:他前天查到乱民跑到茅恩,就带兵前往攻打茅恩,到了茅恩之后,就把茅恩城围起来,乱民想要逃脱,被击败,他们现在都缩在城里,为了减少士兵的损失,先把城围起来,围城需要大量人手,因此只派十人在三发守卫。
若伊尔看完信后,就相信了。围城需要人手,沃克只有1000多人,难怪只派这点人马呆在这里。于是他下令货船上的人帮忙把粮食都搬上岸,这么多粮食要是只有他们十人搬运,不知道要搬几天,现在有了船工帮忙,就快了很多,他们整整搬了半天才搬完。
粮食一搬完,若伊尔就带着船队回到巴达维亚,走前还告诉希维玛手下,过几天再送一批粮食来。希维玛的手下听到若伊尔过几天还要继续送粮食,他们高兴死了,他们心里说,最好越多越好。
这十人只要骗一次粮食,他们每人就能获得200两银子,若伊尔送得次数越多,他们得到的银子就越多,他们当然高兴。
这十人等到若伊尔走后,他们就招呼侦察士兵出来,后面他们就不需要工作,他们的任务完成了,可以休息了。
这十人得到高昂的奖赏,他们当然愿意做事,况且周围还有侦察士兵在盯着,要是他们有什么不对,马上就会遭受攻击,还有身边的人都不愿意哪一个人出事,这会害死其他人,他们已经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情,没有回头路了,只能继续跟着希维玛走下去。
果然过几天,若伊尔又送来粮食,希维玛手下又给若伊尔一封信件,若伊尔打开信件之后,知道沃克已经攻克茅恩,消灭了大部分华人,残余的华人跑到蒙托拉度,沃克正率领军队追击。由于蒙托拉度在茅恩的东面,在群山之中,剿灭需要更多时间,需要的补给会更多。
看完沃克的书信之后,若伊尔还是很高兴,沃克只用几天时间就攻破茅恩,真是一个猛将。沃克要攻击蒙托拉度,若伊尔觉得他做得对,婆罗洲除了兰芳国外,就数蒙托拉度的华人在抵抗荷兰人,而且力度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