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访问:【完本神站】www.wanbentxt.net
他和《货币战争》中那个充满危机意识的作者联系起来。
“希望有人与我共鸣”
宋鸿兵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对别人已经盖棺定论的说法重新思考,他对规律的兴趣远远大于所有其它的事情。“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明白的东西我就使劲想,书上说的我总是怀着质疑的态度来审视。这使我对任何理论都用实证的态度去评判。”
上初中时他就和哥哥讨论人类的起源问题。人区别于一切其它动物、在自然界脱颖而出的分水岭到底是什么?
常人眼里颇感“无聊”的问题却令他废寝忘食。除了大量阅读各种资料,他把研究地质学的父亲、研究古生物孢粉学的母亲和研究地球物理的哥哥一起卷了进来。与大人一起争论和研究,宋鸿兵觉得天底下没有比这更有意思的了。
上了高中,喜欢挑战的宋鸿兵对理论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度梦想成为理论物理学家。可是阴差阳错,宋鸿兵大学学了自动控制,而赴美留学的专业却是信息工程和教育学。
然而喜欢另辟蹊径的个性却把他推上了另一条道路。
在美国学习的课余时间里,宋鸿兵的爱好开始转向美国历史、经济与金融等领域。但宋鸿兵很快发现金融专业与他非常钟爱的物理学有很大差别,“怎么就没有一个类似经典物理学中的三大定律呢?金融教科书里的数字和图表倒是不少,但跟三大定律就不是一个智慧层次的东西。”在他看来,真正深刻的东西应该是简明扼要、逻辑清晰的。比如货币究竟是什么,货币的基准价值尺度如何衡量,宋鸿兵始终没有找到令自己满意的说法。
大学毕业后,宋鸿兵就职于美国最大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从事金融衍生工具的税务计算分析、资产抵押债券的风险评估等工作,有了最直接的金融经验。宋鸿兵开始对这些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
“我对货币的本质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但却孤掌难鸣。”宋鸿兵说,“这也是我写《货币战争》的一个基本动力,希望有人能跟我产生共鸣”。
“因为我发现很多人只讲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但是这个结论有个隐含前提,即只有在货币自身供求稳定的前提下才成立。反之,在商品供求关系稳定前提下,如果货币供求关系不稳定,那么物价也必然不稳定,但这点却被很多人忽略了。比如,猪ròu价格上涨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猪ròu供不应求,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是货币供应量超过了需求量。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出现通货膨胀问题,我觉得就不是因为个别商品供求失衡了,问题很可能出在世界范围的货币供求失衡上。”
预言了次级债危机
去年夏天美国爆发的次级债危机已经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早在2006年,宋鸿兵已经根据自己接触到的次级贷款第一手数据,预测了次级贷款市场危机的可能性。
“次级债危机本身是件奇怪的事。我只是个普通金融从业人员,如果我都能在2006年预测到这场危机,美林、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等金融机构和美联储等金融监管部门,在能够接触到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真会看不出来吗?”宋鸿兵开始质疑次级债危机发生的潜在原因了。
“既然次级债危机会发生,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提醒?也没有人阻止危机的发生?难道这些老板不怕亏钱吗?这是第一个疑问。第二个疑问,既然大家都在亏钱,钱亏到哪里去了?涉及到上万亿美元的资产都不知所终,到底谁在赚钱?第三个疑问,目前我们对整个国际金融机制并不了解,尽管美国一再标榜其金融体系是透明的,可是如同微软的操作系统一样,会不会有系统的漏洞大家并不知道?这些都是疑问。”
于是,按照宋鸿兵的推测,次级债危机的真相可能是另一种情形:英、美各大银行的利益关系人设立海外离岸对冲基金,利用次级债危机互相倒账,把巨额利润藏到海外不受任何监管的对冲基金账户上;在绝大多数民众损失惨重的同时,而金融巨鳄却在大发横财。
用宋鸿兵的话来说,“也许很多年后,我们才发现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其实是一场洗钱的骗局。如果说当今世界的金融‘操作系统’中藏有后门,不受任何政府监管的离岸基金可能就是一个金融黑洞。透明规则的阳光照不到的暗点有时会很要命。在没有彻底搞明白其中奥秘之前,中国的海外投资应该谨慎。”
宋鸿兵说的离岸基金,是指不在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