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艳教师

繁体版 简体版
美艳教师 > 千里追魂到天堂 > 第 27 章

第 27 章

直接访问:【完本神站】www.wanbentxt.net

令名义颁发《中国工农红军布告》网易历史http://history./

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ròu。可恨四川军阀,压迫彝人太毒;苛捐杂税重重,又复妄加杀戮,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凡我彝人群众,切莫怀疑畏缩;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网易历史http://history./

同日,中革军委总参谋长刘伯承根据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同彝族沽基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彝民沽基支队,又使老伍族中立。在彝族同胞的帮助下,红军于23日顺利通过彝民区,24日晚进至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

十二、渡大渡河

更新时间2010-12-25 8:21:49 字数:1165

朱毛不是石达开,十七勇士渡河来,

泸定鐡索十三条,红军官兵脚下踩。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

七十二年前,太平天国石达开的部队在大渡河边被清军包围,结果是伏尸遍地,血流成河,四万农民起义军最终全军覆灭。

1935年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第1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第24军第5旅第7团1个营筑堡防守。当晚,红1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2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1营冒雨分三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在附近找到一只木船,25日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十七名勇士是:熊尚林、罗会明、刘长发、张克表、张贵成、萧汉尧、王华亭、廖洪山、赖秋发、曾先吉、郭世苍、张成球、萧桂兰、朱祥云、谢良明、丁流民、陈万清。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突击队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但这里水流湍急,不能架桥,中央红军仅有4只小船,按每船每次渡30人,往返一次一小时计算,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渡过全部红军。而此时尾追的国民党军已经迫近,薛岳的中央军已经越过德昌,向大渡河急进,川军杨森的部队距离安顺场也只有三四天的时间,情况十分紧急。为迅速渡过大渡河,中革军委决定,以红军第1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沿大渡河右岸北上,左右两路夹河而进,抢占泸定桥。沿右岸前进的先头部队红4团,多次击溃川军的拦阻,兼程急进,于29日晨夺占了泸定桥西桥头。泸定桥的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由川军第38团主力防守。在红军到达之前,守军已将铁索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下13根铁索链悬在大渡河上,形势十分险恶。经过紧张的准备,红4团于当日16时发起夺取泸定桥的战斗。在该团的火力掩护下,由第2连的22名勇士组成的突击队,在连长廖大珠率领下,冒着守军密集的火力,攀踏着悬空的铁索向东桥头攻击,胜利占领大桥,并冲入泸定城内。红军后续部队紧跟过河,歼灭守军大部,占领泸定城。接着与由左岸北上的部队会合,至6月2日,中央红军全部胜利地渡过了大渡河。至此,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的计划破产。

1935年5月29日晚10时,毛主席走上了泸定铁索。走到桥中央,毛主席扶着铁索说:“应该在这里立一块碑。”

十三、翻越雪山

更新时间2010-12-26 9:13:17 字数:646

白雪皑皑夹金山,单衣草鞋顶风han,

终年积雪脚捂热,红军就是活神仙。

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之后,继续北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