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也明确将仙分为两类:一类叫天仙,长居天上,无灾无劫,逍遥自在,与天地同寿;另一类叫地仙,法力与天仙接近,但每隔若干年,都会遇到一次劫运,只有度得过全部天劫,就可以成为天仙;如果度不过,或形神俱灭,或ròu体毁灭,元神再去重生,以修下世。而地仙成不得天仙的具体原因,主要可归如下几类:或因为性子刚愎;或因为情欲纠缠,或因为缺少功德。此书想象力丰富,斗法光怪陆离,委实热闹有趣,然蜀山这书文笔虽好、看来虽爽,但俺同广大读者一样,对这书中设置的“天下法宝,须入我派;非我门下,尽为邪魔”的正邪立场,对书中正面角色“三英二云”杀人夺宝、抢人洞府的霸道行径,均是无法认可。
初略看去,封神演义中的阐教门人对待截教人物的作风,似乎也同蜀山派人相似,毫无绅士风度、缺乏公平意识、不懂保护动物、没有廉耻观念,与人类传统道德完全背离,绝对卑鄙无耻,严重亵渎了光辉伟大的神仙圣贤形象。典型例子可以参考太乙真人靠武力解决徒弟的杀人因果、元始天尊以大欺小灭杀三仙姑(都属于辣手摧花的案例)。
俺属于坚定的“反蜀山”派,却同样属于坚定的“挺阐教”派,对于作风近似的两派,俺的评价立场却是完全迥异。其原因自然是阐教之人,虽然够“奸”,但却奸得“正”、奸得“有品”;虽然够“黑”,却黑得“明”、“黑”得“人性”!当我们把一切人造出来的法制、道德、礼仪的束缚尽数抛却时,直率、真实、有私心的人之本我有何值得鄙视之处?比较其他小说中毫无七情六欲、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神仙形象,封神演义里阐教众仙有血有ròu、会欢笑、有眼泪,为求生存留有私心,为保亲朋懂得诡谲。如此之仙才让人觉得感动。阐教和蜀山是不同的,蜀山的霸道充满强大的攻击性,而阐教的霸道却只在防御的范畴;蜀山派人高高在上、毫无人性、绝情弃爱,而阐教中人虽离经叛道,却无德有情、义气深重;蜀山派视妖如草,妖不犯我,我要犯妖,而阐教中人虽然也同样鄙视妖类,却是妖不犯我,我不犯妖。当然俺虽然挺“阐”,却也不反“截”,在俺看来,阐截对战,是场英雄之间的对决,是场
直接访问:【完本神站】www.xinwanb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