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陲有一个小镇名叫临泾镇,临泾镇周边遍布黄沙,人烟稀少。镇前有一条小溪名为红溪,镇后有一座荒山名叫方山。方山上零星的长着一些枯树。山顶有一块平地,被当地人称为平方顶。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平方顶上出现了一座巨大的宫殿。
镇子上有胆大的人上山顶去看,被人邀请进去看了看,发现殿内来来往往的都是女子。他们领了一些奖赏后便退了出来。
说来也怪,自从这座宫殿出现后,临泾镇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小镇周边也异常的安静祥和,以前经常会出现的响马和时不时前来索要财物的官兵再也没出现过。山上的女子有时也会飞下山来,采购大量物品,让镇上的人收获颇丰。
种种一切,让镇上的居民们对山上的人奉若神明,比作仙女。没人知道,这里其实是江湖上臭名昭著的魔回教所在地。
“我要去采购啦,有人一起去吗?”魔回教的小婢女花怡喊道。
这时从某个房间里跑出一个人来,这人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脸庞有些圆润,身材在女子中算是比较高大的,喊道:“我去,我去。”花怡一看那人,顿时有些泄气,道:“好吧,花念,你可以去,但是到了山下你必须听说我的,不许乱跑。”花念腼腆的笑道:“好。”
两人从这座巨大宫殿的侧门出了门,御剑而起,飞往山下临泾镇。
两人落在临泾镇外,走进了镇子。她们刚进去,人们便看到了她们,喊道:“仙女们来了!”很快,所有人都围了上来。
有人说道:“仙女姐姐,帮帮我们吧。”其他人也都附和,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花怡摆着双手,喊道:“好了,各位,有什么事慢慢说,有什么我们可以帮忙的,我们一定帮。”
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年轻走了出来,道:“仙女姐姐,红溪已经断流三个月了,我们现在都去很远的地方打水。若是红溪再不通水,我们就都要渴死了。”
其中一个老人道:“对啊,以前红溪偶尔也会断流,但从来没有过这么长时间。”
一个中年人接着说道:“我们本来准备再坚持几天,若是还不行,我们就去山上向各位仙女求救,现在仙女下来了,求你们帮帮我们啊。”
花怡支起手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放心好了,这件事包在我们身上。”然后对花念道:“花念,我们走。”花念道:“好。”
两人又回身出了镇子,御剑而起,向红溪上游飞了过去。众人见此,都拜了起来。
花怡和花念沿着红溪的河道一直向上流飞去。当她们飞出了方山的地界,忽然发现前方红溪的河道完全被用沙土堵住了,河道改了方向,流向了别的方向。
花怡气道:“这是怎么回事,谁干的好事?”
两人在四周转了转,只发现了一个村庄。村庄很朴素,都是用土做的房子。
花怡上前找了一个村民,问道:“请问,您知道是谁把那边那个小溪的河道给改了吗?”那村民道:“我不知道,有什么事你去问村长吧。”说完指了一间房屋。花怡道:“谢谢。”
两人来到村长的屋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一名老人,老人看到两名衣着光鲜的少女,都傻了眼。
花怡问道:“请问您是村长吗?”老人答道:“我是,你们是谁?有什么事?”花怡道:“我们是前面村子的,请问谁把红溪的河道给改了?”老人一听是问河道的,道:“啊,我不知道。”
花念立即说道:“他在撒谎。”花怡知道花念有第六感,别人如果当着她的面说了谎话,她能立马感知出来。花怡怒道:“不要以为你是一个老人我就不敢把你怎么样,快说,是谁改了河道。”
有人听到喊叫声,走了过来,道:“你们是什么人?在这里对村长无礼。”
花怡向那人一指,一阵风把他吹了起来,眼看要从高处落到地面,又一阵风刮过,托了他一下。饶是如此,仍然摔得一声惨叫。
花怡对村长道:“若是再不说实话,他就是你的下场。”村长惊道:“原来是仙女,恕老朽眼拙。快请进,我们到屋里说。”
两人随村长进了屋里,村长道:“不是我肯告诉你们,是不敢啊。”花怡道:“怎么回事?”村长道:“仙女是否还记得你们之前将一批响马赶出了方山,有一部分人就跑到了后面的狮子山,在那里又驻起了营寨。他们眼见临泾镇越来越富,却不敢前去劫掠,于是便恼羞成怒,改了河道。他们动不动就前来劫掠,若是被他们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