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坐上地铁,一直到飞瀑山附近,又坐了个公交,来到了山脚。
已是下午时分,四人饿得肚子咕咕叫。
赶紧来到山脚的旅馆,预先订好晚上的房间,去饭店吃饭。
点了四份竹筒饭,两荤一素一汤,颇为期待食物的口感。
竹筒饭分为普通竹筒饭,以及香竹糯米饭。
陈文博点了香竹糯米饭,有些好奇是什么样的。
竹筒饭在陈文博所在的S省竹海,算得上是一大特产。
于是他饶有兴致地带着柳梦月,去厨房观看。
留下李武兴和苏浅溪,显然也是给他们制造机会,只希望他不要像上次一样脑子线路不对。
厨师看到两人也不见怪,只是带起了白色塑料手套,开始做饭。
颗粒饱满的糯米,早就在水中浸泡了一天。
配制猪瘦肉颗粒,加上适量盐巴。
放进锯好的竹筒中,连竹筒都是新竹,水分多而耐烧。
加适量的水,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放在炭火上,开始烤煮。
不多时,热气升腾,竹子表面烧得微焦,渗出一滴滴碧绿的汁液。
糯米和竹子的清香混杂在一起,令人垂涎欲滴。
柳梦月不争气地咽下口水,陈文博正想取笑她,肚子却也是不争气地咕咕叫了起来。
“这是正宗的云南做法,在燕京也不是经常能吃到的。”厨师见两人的模样,有些骄傲地说道。
陈文博频频点头,这却是和S省的做法不同,想来口感也各有千秋。
两人实在是饿,待在这感觉胃的蠕动都要加快了,急忙出去。
当两人出去之时,李武兴正低吟着一首极长而繁复的词,低着头,十分认真。
陈文博有些恨铁不成钢,吟你麻痹的诗,我给你制造机会就让你吟诗的?
嗯,等等,貌似是之前在寝室写的诗。
用来装逼,倒是可以搏个高分。
苏浅溪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眉头深锁,不时又恍然大悟。
两个大活人走了回来,落座于旁,竟是一无所察。
李武兴抬起头来,目光有些深邃而悠远。
苏浅溪正在思索词中意境,突然没了声音,当即仰头道:“怎么没了?”
语毕,她便看到了李武兴深邃的眼神,似是徜徉于诗词的河流中。
探索在文学的海洋,寻求那神秘的灵感,询问着苏格拉底哲学问题。
苏浅溪惊讶了,不忍打扰。
“抱歉。”片刻后,李武兴收回目光,假意有些歉意。
“你刚才那首词,还有后续吗?”苏浅溪轻声问道,一脸期待。
李武兴一身书生意气,朗朗书声,继续吟了下去。
柳梦月一脸迷糊,只觉晦涩难懂。
陈文博暗中给他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这小子开窍了,知道投其所好!
难怪这么搜肠刮肚地写还要背下来,原来不是单纯的诗词爱好嘛。
显然,他的文学底蕴,很快博得了苏浅溪的好感。
就在这时,热腾腾的香竹糯米饭,和几样菜一并端了过来。
李武兴本就饿极,闻到糯米和竹香,顿时口齿生津。
一不小心,呛得直咳嗽,面红耳赤,俯下了身子。
文人气概,士子风采,瞬间全无。
陈文博拍了拍他的背,等他咳嗽停下来,递过去一杯茶。
“谢谢。”李武兴结果茶杯,喝了一口。
“吃饭吃饭,等会再说。”陈文博拿起筷子,招呼吃饭了。
糯米富有弹性,口感软糯,还有着竹节的芬芳清香,混合着肉粒。
连两个女生都不矜持了,吃得兴起。
一顿饭下来,几人十分满足。
陈文博付了钱,几人开始上山。
飞瀑山,青山叠翠,一棵棵两人合抱粗细的老树,树皮开裂,枝干若虬龙伸展。
更有一道瀑布,若百丈匹练悬挂山间,冲入潭中,激起大蓬水花,“轰隆”声响,震耳欲聋。
03年,旅游行业还不算高度发达,此地还未列入营业景区。
没有门票一说,四人直接登山。
山上偶有人烟,服务项目也少,走到半山腰,才在一个广场看到一些服务项目。
诸如打气球、竹环套小东西、算卦等等,只是游客较